国企党建“三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作者:郝亮城来源:《企业文明》2022年第11期本文基于国有企业具体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思考,着眼加强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干部执行力“三力”党建工作思路,着力激发“三力”党建的内驱力、增强外驱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质增效升级。党建“三力”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本质要求加强国有企业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干部执行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党委领导力是根本,支部战斗力是传动轴,干部执行力是关键,三者有机统一是决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和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党委领导力是根本。党委领导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党委扛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提升综合领导力,国有企业就能方向正、大局稳。同时,加强党委领导力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的工作,它贯穿于企业党的各项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又通过企业党的各项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来体现和检验。企业党委领导力建设不能孤立地抓,要与支部战斗力和干部执行力建设紧密结合,只有通盘考虑、系统建设、形成综合效益,才能保障党委“把管促”作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力是传动轴。支部战斗力是党委领导力有效落实的中枢神经,是干部执行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保障。加强支部战斗力,就是要把支部打造成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通过加强支部战斗力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支部攻坚克难的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行动力。支部战斗力的提升不仅能带动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进入程序化、规范化轨道,还能有效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充分激发支部党员的斗争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为提高干部执行力提供保障。干部执行力是关键。将党建工作转化生产力的落脚点在于干部执行力,干部执行力是企业目标愿景和实际落实之间的纽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执行力,才能将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与本企业现阶段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有机结合,将各项决策落地执行,才能使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形成积极执行的良好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建“三力”建设的本质。加强党建“三力”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在国有企业范围内营造“党建搭台、经营唱戏”的良好氛围,就是要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就是要加强党建业务的深度融合,尤其是面对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更需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和干部执行力这一国有企业独特政治优势,不断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变为企业改革发展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加强国企党建“三力”建设的实践探索全面加强党委领导,持续强化国有企业党委领导力。要通过强化政治建设、强化把关定向、强化机制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示范引领,促使国有企业党委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发揮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当好企业改革稳定发展的“火车头”。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强化国有企业党委领导力,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紧抓实中心组学习,做到及时学、全面学、系统学,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自觉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具体工作中,确保思想不迷航,行动不偏向。二是强化把关定向。坚持把党的领导与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相结合,切实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建立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机制及清单,确保前置把关程序规范,把关定向职责有效履行,企业重大决策有质有效,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三是强化机制建设。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联动配合、职工广泛参与的“大党建”工作体系,凝聚起强大合力。全面落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四同步”“四对接”工作机制,把党的建设嵌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和生产经营全流程,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四是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