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宇宙航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叙述人造卫星的最初构想,会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较简单的问题。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用两种办法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和第一宇宙速度公式推导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分析、归纳的思维过程。2.通过思考问题的探究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和情感。【预习任务】1.阅读教材“宇宙速度”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初构想,体会平抛规律的适用条件。(2)理解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并学会如何计算其大小。此时如果继续增大物体抛出的速度,会出现什么现象?(3)理解什么是第二宇宙速度,并知道其大小。(4)理解什么是第三宇宙速度,并知道其大小。2.阅读教材“梦想成真”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课本数据“卫星质量83.6kg,每96min绕地球飞行一圈”,计算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高度和角速度。(2)查找资料并讨论“同步卫星”的特点及相关内容的计算方法。【思考与讨论】1.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是一回事吗?2.人造卫星的周期可以小于80min吗?试通过计算说明。3.“同步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有哪些物理量是确定的?哪些物理量是不确定的?【自主检测】1.完成课后第1题,并总结出计算“神舟”系列飞船的周期、半径和高度的方法。2.完成课后第2题,并比较求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方法。3.完成课后第3题,体会求解人造卫星问题的两条基本思路:(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在地球表面附近时万有引力看做与重力相等。4.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C.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组内检查】1.什么是三个宇宙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2.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是一回事吗?3.“同步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有哪些物理量是确定的?哪些物理量是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