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___命题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掌握四种命题的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判断、理解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并且会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回顾-反思-巩固-小结”的过程中掌握四种命题的关系,理解反证法的理论依据且会应用,体会命题间简单的逻辑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和探索精神重点能掌握四种命题的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判断。难点能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利用命题关系研究新的数学命题。教学流程说明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课前热身-练习重温概念与性质活动2概念性质-反思深刻理解定义与性质活动3提高探究-实践挖掘定义性质的内涵与外延活动4归纳小结-感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总结知识和方法活动5巩固提高-作业巩固教学、个体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课前热身(资源如下)1、“凡直角均相等“的否命题是…(C)(A)凡不是直角均不相等。(B)凡相等的两角均为直角。(C)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D)不相等的角不是直角。2、写出命题“若xy=0则x=0或y=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3、已知P:|2x-3|>1;q:;则﹁p是﹁q逆命题:若x=0或y=0则xy=0否命题:若xy0则x0且y能从中回忆起四种命题体会其中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回忆1的…………(A)条件(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4、“”是“或”的(C)(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命题甲:x+y≠3,命题乙:x≠1且y≠2.则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6、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命题“若,则,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命题“若≤1,则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是③①②(填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0逆否命题:若x0且y0则xy0.常见词的否定词语是都是大于所有的任一个至少一个至多一个P或qP且q词语的否定不是至少有一个(不都是不大于某些某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两个P且qP或q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及其判断方法。能运用反正法思想判断假命题活动2概念性质1、“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2.逻辑符号:“或”的符号是“∨”,例如“P或q”可以记作“P∨q”;“且”的符号是“∧”,例如,“P且q”可以记作“P∧q”;“非”的符号是“┑”,例如,“非P”可以记作“┑P”.3、若p为原命题条件,q为原命题结论则: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p则q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4、四种命题及其形式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学生会用举范例证明假命题。在回顾概念的同时知晓其中的深层的含义、联系、一般应用方法。2原命题pq若则否命题┐p┐q若则逆命题qp若则逆否命题┐q┐p若则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5、若pq成立,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当证明“若,则”感到困难时,改证它的等价命题“若┑则┑”成立,6、反证法:步骤:1、假设结论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结论正确。矛盾的来源:1、与原命题的条件矛盾;2、导出与假设相矛盾的命题;3、导出一个恒假命题。四种命题关系表注:____是_____的____条件活动3提高探究资源1、设原命题是“当c>0时,若a>b,则ac>bc”,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逆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它是真命题;否命题:当c>0时,若ab,则acbc.它是真命题;逆否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它是真命题.资源2、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①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