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个性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得出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2、学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同一导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3、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教学重点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结论的得出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提示猜想:电流是电荷在电压的推动下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的,那么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呢?但是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时,由于导体本身的电阻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那么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呢?(2)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在研究与哪个因素有关时就必须改变这个因素,同时控制其它因素相同。二、实验情境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一定,但要改变。(2)请各位同学根据要求设计电路。(3)思考: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方案一:;方案二:。(4)实验数据记录:R=。实验次数电压(V)电流(A)电压与电流的比值123(5)实验分析(通过描点法画出U-I图象)结论1:在一定时,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比。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一定,但要改变的大小。请各位同学利用上面的仪器进行实验。(2)思考:如何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3)利用上面的电路,把定值电阻为5欧姆的换为10欧姆,要控制电压相同,应要把变阻器的电阻调大还是调小?。(4)实验记录:U=。实验次数电阻(Ω)电流(A)电流与电阻的比值123(5)实验分析得结论2:在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比。三、分析小结总结结论1和2得出欧姆定律: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比。【当堂达标】1.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A.A导体的电阻为10ΩB.A导体的电阻大于B导体的电阻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6AD.B导体两端电压为0V时,B导体的电阻也为0Ω2.如图7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左)和锌片(右)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与接线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V;________片是它的正极。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2V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是A,该导体的电阻(增大、减小、不变)。5.某电路两端电压一定,电路两端接入10Ω的电阻时,通过这导体的电流是0.2A,若改接20Ω电阻时,则通过电路的电流是A。6.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7.小丽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得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小丽同学探究得到的规律是在不变时,和成反比。8.小明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回答:(1)图中电路是________联电路,电压表V测________的电压。(2)比较两电流表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4)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1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5)定值电阻为________欧;第三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_欧。(6)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教学反思次数示数(A1)示数(A2)示数(V)示数(V2)V示数(V110.40.4481220.60.66612电压4V电阻(Ω)20105电流(A)0.210.4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