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2、初步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3、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展情况及应用前景,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与物镜、目镜的作用【教学难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与物镜、目镜的作用【教具】凸透镜两只(一只焦距较小)、凹透镜一只、望远镜和显微镜各一只。【教学过程】〖复习〗1、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哪些?3、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新课引入〗透镜还有哪些应用?〖新授〗一、望远镜:1、组成: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叫做物镜;2、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1)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2)两个凸透镜(其中一个焦距较小);3、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1)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2)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焦距短);物镜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二、显微镜:1、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2、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3、活动:自制水滴显微镜;物体在物镜中成放大的实像,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4、显微镜的发展史。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典型例题】【例1】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__透镜,物镜是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例2】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例3】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巩固训练】1.小明把一个标有“”字样的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将看到的是()A.B.C.D.2.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B.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靠近眼睛的那组透镜叫做目镜,它的焦距比较小D.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那组透镜叫做物镜,它的焦距比较大3.刘军同学想用焦距为8㎜和20㎜的a、b两个透镜组装一个显微镜,但他为选用物镜和目镜犯了难,请你帮助他分析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放置才满足要求?【作业布置】1.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_透镜,目镜的焦距______,物镜的焦距_________;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透镜,物镜的焦距_____,目镜的焦距________。2.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二次备课的像3.取两个焦距分别为5㎝和20㎝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并且将焦距为20㎝的放大镜放在前面,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教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