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实验探究课题:8.1液体的压强主备人: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3.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学习重点:(1)液体压强的研究方法及探究过程(2)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连通器的特点难点:(1)学会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方法(2)各液面相平的原理教师修改及建议:思考问题:水坝为什么上窄下宽?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人站在齐胸的水中为什么会感觉呼吸困难?深海的鱼儿被捞上岸为什么活不长久?(一)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演示: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提问: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演示:将水倒入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侧壁开口且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提问:橡皮膜的形状发生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总结: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教师点拨:液体和固体一样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同时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对侧壁也有压强。演示:把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提问: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总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1.猜想:教师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那么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学生猜想。(对每个学生的猜想都给予肯定的回答,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点拨: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点到自由面的距离。自由面是指与大气接触的液面。准备器材:教师:实验室里有一种专门研究液体压强的器材——压强计。教师介绍压强计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用手按压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用力越大,高度差越大。(让学生亲手实验,引起很大的兴趣)结论: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表示液体内部有压强,高度差越大,表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3.设计实验:教师点拨: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可以采取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1)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器材:压强计、烧杯、水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并收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金属盒的深度/cm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cm上下左右液体压强的应用:茶壶、船闸锅炉上的水位计、水塔、跨路水渠上下左右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2)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盐水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并收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金属盒的深度/cm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金属盒在水中/cm金属盒在盐水中/cm结论: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三)液体压强的应用(1)连通器:特点:静止在连通器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在同一高度学生观察连通器,自己阅读课本,找出连通器的特点、在生产中应用。2.应用:茶壶、船闸解释为什么连通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教师引导)(2)帕斯卡原理:1..液体压强的传递:自学阅读,师提问:帕斯卡原理内容是什么?液体压强的传递的应用有那些?2.应用: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解释液压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四、总结提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存在的困惑。五.作业布置:练习册本节第1.2.3.23.26题。直接答在练习册上。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