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的内容,是第3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蛋白质的合成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的①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②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的观察和识别,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细胞器之间的协同配合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各种细胞器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五、教学方法1、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2、同时应用材料分析归纳法、启发式教学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六、课前准备将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分泌物的形成过程,制作成课件,动态演示分泌物的运输过程,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并配以一定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使文字内容形象地保留在记忆中,从而降低了本知识点的难度。准备好山楂、柔软细铁丝、三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袋●教学过程[情境创设]精彩回放: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又一次获得金牌的激动人心的视频,除了表现女排每个运动员奋力拼搏,还有女排的团结一致,协调配合,学校各部门之间是这样,班集体也是这样,就连小小的细胞内部,各细胞器之间也是这样,上一节学习了8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就像八仙一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节就来探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导入课题。第2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同配合和生物膜系统屏幕显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并设计如下问题:(1)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2)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什么?(3)核糖体有哪几种存在形式?教师引导:这两种类型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有何不同呢?学生: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附着的核糖体合成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教师:什么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有哪些?牛奶是不是分泌蛋白?学生:在细胞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叫分泌蛋白。分泌蛋白是指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蛋白质类的激素)等。牛奶当然是分泌蛋白。教师:牛奶是怎样炼成的?教师: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发现了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有一定联系。下面介绍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有一定联系的实验。屏幕显示课题: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屏幕显示资料一:蚕的丝腺细胞在5龄的初期主要是细胞本身增大,这时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多为游离型的,而内质网很贫乏。但到5龄的后半期,腺细胞开始大量合成和分泌丝心蛋白时,则核糖体都与内质网结合,形成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师生互动]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师:通过资料一事实你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丝心蛋白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它是一种分泌蛋白。教师: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的研究就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屏幕显示资料二:简介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屏幕显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首先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氚(3H)标记的亮氨酸,进行脉冲标记,然后制作电镜的显微放射自显影标本,如课本P48的三组图。课件显示观察结果是:3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教师: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