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_第1页
1/2
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_第2页
2/2
第三节圈层的相互作用分析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基础梳理基础梳理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名称的由来喀斯特是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一个____________高原的名称,借用该地名来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2.喀斯特作用:本质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1)喀斯特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2)喀斯特作用过程a.________作用,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作用,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喀斯特作用深化的基本条件4.喀斯特地貌的分类(1)地面喀斯特地貌:____________、峰丛、孤峰、________________、落水洞等。(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____________、石钟乳、________、石柱等。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圈层自然因素桂林“山水”形成的自然条件岩石圈岩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圈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水圈水文条件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生物圈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导致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答疑电话审核人审批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数当堂巩固当堂巩固中外联合科考队曾考察过著名的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1.大石围天坑是A.大的陨星坑B.很深的凹陷盆地C.火山口D.一种岩溶漏斗2.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3.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中,属于这类地貌的是①长江三峡②台湾日月潭③云南路南石林④广西桂林山水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绵延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据此完成4~6题。4.下列是对桂林山水自然景观描述的是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C.“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5.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白云岩6.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大约3.25亿年前,桂林所在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B.桂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而湿润,尤以4~7月降水较多C.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等D.漓江谷地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