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2)授课题目2.3城市化(2)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讨论法。2.案例教学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重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措施。难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措施。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地表现(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改变了生物原有的栖息环境,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二灭绝霍减少。(2)土地质量的下降:城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堆弃于土地之上,污染了土地,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3)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中工业企业,住宅、交通干线的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循环,影响了各种水体的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4)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工业各种气体的排放和各项建设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和地面的热容量,导致气温的变化,产生城市“热岛”现象,也使城市中降水发生变化,以及日照、风等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4.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1)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种功能分区的关系。5.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P38活动模式优点缺点改进意见模式a城市用地整体性好用地单一,人们距绿地远城市内部开辟一些绿地模式b绿地穿插在其他用地中,人们较易亲近自然绿地不连续在城市中心建一些绿地模式c城市绿地和其他用地交错,人与自然和谐城市用地分散在城市各用地间要进行道路建设环境良性发展减轻环境压力平整土地兴建水利绿地环境城市化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改善环境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