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一、亚里土多德生平1、御医之子(前384年)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小城斯塔吉拉,当时色雷斯处于北部强国马其顿王国的统治之下,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室的御医。2、学园精英(前367年)17岁时,亚里士多德像许多希腊青年一样,到当时希腊的文化教育中心雅典求学,师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勤于思考,努力读书,在学业上显示出惊人的才华。柏拉图曾说,他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亚里士多德是学园的灵魂,其他学生构成学园的身体。▲“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尊师而不盲从)这种关于师生关系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仍具有借鉴意义。作为学生来说,既要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又要敢于独立思考,突破老师观念的局限,勇于创新。3、王子之师(前343年)公元前347年,雅典受到马其顿王国的军事威胁,反马其顿情绪高涨。由于亚里士多德家族与马其顿王室的关系密切,亚里士多德受到雅典人的敌视,于是,他匆匆离开雅典。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邀请亚里士多德做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欣然前往。他教授亚历山大政治学、论理学、诗歌以及历史等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4、重返雅典,建立学园。(前335年)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了整个希腊。次年,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吕克昂学园图书馆的藏书超过阿卡德米学园数倍。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学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还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5、落寞辞世(前322年)公元前323年,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在灭掉波斯帝国、征服印度河流域后病逝,随即希腊各地掀起反马其顿的的浪潮,雅典成为反马其顿的中心,由于亚里士多德与马其顿王室的亲密关系,因而成了反马其顿派打击的对象,他受到法庭指控,被控不敬神,为了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他离开雅典,逃往外地。一年后,亚里士多德客死他乡,享年62岁。著名学者海德格尔用了三句话评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这句话表明并得到公认,那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亚里士多德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用心爱心专心了他的学术思想,同时也扩大了他的学术影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丰富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亚里士多德有哪些重要思想。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1、哲学思想: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亚里斯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到他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哲学认识论就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树”这个概念的争论,柏拉图认为世界上只有一棵本质的树,其他的都是模仿的,而亚里士多德则说:“树就是树,由种子长成,结出果实,离开实实在在的树,仅仅是头脑中的树的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把理念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