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引言概括了20世纪初人类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面临的重大挑战。它表达了三层含义: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既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更新更好的机会,也可以为新的更大规模的战争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当时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方面的冲突日益加剧。这种争夺的加剧不仅对世界和平投下了阴影,而且也带来了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即我们即将学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以后会学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引言在点出“20世纪初,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首先在欧洲爆发”后以提问的方式,指出了本单元所要涉及的几个问题。引言中提出的几个问题,直接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把学生的兴趣引向寻找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学习本书的目的,是通过了解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防止和制止用侵略战争作为手段来破坏和平、侵略别国、伤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正常生活,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各国各民族才有可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希望达到的目的,是通过了解20世纪的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更好地促进各国人民的共同发展。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动荡不安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德国与英法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德国与英法矛盾激化的原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列强之间的矛盾问题探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列强矛盾激化的原因,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战争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三国同盟比三国协约晚形成的原因如何评价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问题探究问题比较“巴尔干火药桶”两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为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问题探究人物评价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用心爱心专心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难点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形势: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矛盾激化。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成为欧洲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20世纪初,英、法、俄三国协约签订。由于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本课内容涉及很多国际政治外交的理论问题,建议教师采用讲解法、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本课引言由地图、引言和问题组成。地图展示了20世纪初列强对世界的瓜分,由图上可以看出亚、非、拉美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成为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其中英、法、俄三国占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最为广阔。引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初爆发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并紧接着提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建议教师利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第一目“动荡不安的世界”,课本简要介绍了后起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