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结合史料掌握新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特点。2.结合史料概括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知识点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2.表现(1)计算机目的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标志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影响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2)网络产生发展①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②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遍布全球影响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3)人工智能技术①含义: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②出现: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③内容:涵盖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④应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⑤表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⑥影响: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4)航天技术成就①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1③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影响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5)海洋技术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②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③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6)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知识点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1)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称它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知识。你知道肖恩·马洛尼描述的“第七大洲”是什么吗?提示:互联网。批注:2.阅读教材P29“思考点”: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表现?提示:高反应效率、高运算速度,无人状态下的创造及创新能力。批注:3.2019年9月19日14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世界上在这一领域最早取得的成就是什么?提示:航天领域。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批注:4.阅读教材P31“学思之窗”:结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将原子能用于战争,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了原子弹,加速了战争的结束,但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子能实现了和平利用,如在医学上用放射性来治疗癌症,减轻人类的痛苦;农业上利用放射性进行科学育种,改善人民生活;利用原子能发电,解决能源问题;核动力船上,利用原子能,解决动力问题,等等。批注:5.阅读教材P32“思考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