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2、知道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3、认识分子微粒的大小、质量的数量级。教学重点:知道物质的不同构成:分子、原子和离子。知道物质构成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认识微粒的数量级的大小。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你对分子的了解有多少?--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隙;水的汽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新课教学】分子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分析】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分成比原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6、水变成氢气、氧气后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怎样给分子、原子下定义呢?一、分子、原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思考:在电解水的反应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水分子变成了氧分子、氢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这一点上。化学反应也只是构成原物质的原子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介绍】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历程。——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他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二、物质——分子——原子宏观——微观————物质组成的层次性1、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氮气等2、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碳、硅、磷等3、还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氢氧化钙等【课堂小结】教学后记:第二课时【引入新课】分子与原子的比较【新课教学】现在已知的原子有几百种,而物质的种类却有几千万种,那么这些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呢?英文字母组成英语单词.同样,不同的原子和个数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从而构成的不同种类的物质。三、不同种类的物质【读图】【思考】不同物质的模型1.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氧气和臭氧;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水。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不一样。如: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成网状,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成层状,足球烯中碳原子的排列成球状。重点讲解:金刚石和石墨在性质上的区别:物理性质上:硬度、导电性、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上:一样。【举例】科学家做过的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充满氧气,分别放入金刚石和石墨,结构都生成唯一的产物--二氧化碳。四、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认识】不同的分子和原子质量。【学生活动】感受10-27千克质量大小。称量1克米,数出米的粒数。【课堂小结】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