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4、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量和生成物量之间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重点难点: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ˇ第1课时复习引入:写出下列各反应文字表达式,并观察这些反应有何不同?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可以表示为A+B+…=X举例说明。碳和氧气、硫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反应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可以表示为X=A+B+…举例说明。水的电解、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分解等(其它再介绍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可以表示为:A+BC=B+AC演示实验:铁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以表示为:AB+CD=CB+AD演示实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二、质量守恒定律演示: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并说明装置特点)⑵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注意观察,并填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思考: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结合该反应的特点)微观解释:如图2-34所示,以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2课时三、化学方程式――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来表示。以硫和氧气反应为例来说明: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S+O2SO2它可以表示为:⑴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⑵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⑶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⑷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步骤――⑴在式子的左右各写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之间用“-”相连⑵配平反应,并检验⑶注明反应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注意条件的使用场合)主要有↑、↓、△、高温、点燃、通电等条件练习: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碳、铁和磷在氧气中燃烧;写出铁和硫酸、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火柴是生活必须品,火柴头上深色物主要成份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硫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一层红褐色物质(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发生氧化反应,引燃木条。其中四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种含氧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借摩擦之助产生热量,放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与Sb2S3反应生成Sb2O3和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红褐色物质与O2反应,并生成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S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课后练习1-3题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复习引入: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可以什么意义?――其中之一是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解题格式和步骤:⑴设未知量⑵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⑶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未知量⑷列出方程、求解⑸写出简明答案。例1、课本第65页的例题例2、课本第66页的第4题。练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练1:在稀硫酸中投入足量锌粒,反应完全后得以氢气0.4克。求:①反应用去锌粒的质量;②同时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练2、已知反应: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