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教案教学目标:1、多种方式识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学会写“尖”字。2、能正确、流利、诵读古诗。3、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教学重难点:1、认识7个生字,通过吟诵古诗,发现古诗之美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荷花开在小池非常美丽。3、古人杨万里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本首古诗兴趣】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古诗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3、(哇,古诗写得这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老师示范诵读《小池》。4、(1)出示泉眼的图片,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带学生诵读“泉”。强调拖长音。给生字泉找朋友:泉水、清泉(2)继续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同学们猜一猜,并看图片,出示带平声符号“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3)带学生诵读“泉眼无声惜细流”5、带学生诵读“树荫照水爱晴柔”猜字谜:把矛放在树上。识字:柔诵读“柔”识字:爱爱:爱心、关爱6、带学生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1)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识字: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平声出示图片)(2)猜字谜:露: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7、带学生诵读“早有蜻蜓立上头”出示蜻蜓图片,诵读“蜻蜓”8、(1)将平声字归类出示:泉、荷、蜓、才、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再次诵读这些字。(2)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9、老师示范诵读《小池》(1)学生分小组读(2)男女赛读(3)指名读,老师相机评价(4)全班齐读10、玩游戏:生字回家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眼无声惜细(),树荫照水()晴()。小()()尖尖(),早有()()立上头。【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图片与字理变化识字,识字也识平仄,利于孩子学习诵读古诗,多种方式诵读古诗,使诵读更加扎实】三、看图猜诗句,理解诗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出示一、二句古诗图片,让学生猜一猜。2、老师诵读,学生跟着诵读。3、出示三、四句诗图片,猜一猜。4、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5、理解“露”字: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6、理解“立”字(1)小蜻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7、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8、写字,出现“尖”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这首诗有画面感,再通过图片直观形象理解诗意,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四、总结全诗1、老师吟诵《小池》2、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听老师吟诵结束本节课意犹未尽,激发学生学习吟诵古诗的兴趣】【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并且会写4个生字。2、朗读并背诵古诗。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看图揭题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2、同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