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教书中育人VIP免费

在教书中育人_第1页
1/4
在教书中育人_第2页
2/4
在教书中育人_第3页
3/4
1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奉献开鲁县蒙古族中学赵化龙1987年7月,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服从国家分配,抱着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一切的决心,来到开鲁县蒙古族中学工作的。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承担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历史课教学任务,并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组长、学生会辅导员、代理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等职务。无论承担什么任务,还是担任什么职务,我把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高度负责,较好的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一切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有意、有序、有机、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通过教书去育人。历史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教材。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和运用历史科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把思想教育的任务落实到实处。具体做法是:第一,编制思想教育大纲。大纲是完成任务的依据和具体要求。因此,我根据“四有”的培养目标和马克思主义德育的基本原理、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教学大纲、教材,自己试着编制“中学历史教学思想教育大纲”,使思想教育做到有纲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向科学化、序列化、层次化、规范化。下面,仅就《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编第一章的内容作一简单叙述:第三编,封建社会(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第一章,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战国第一节,商鞅变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1,商鞅变法(创新和改革精神的教育)2,封建制度的确立(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第二节,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原因(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都江堰(品德教育: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第三节,战国时期的文化(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经济的发展,促进上层建筑文化的繁荣)1,科技(爱国主义教育:《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鲁国留下了世界上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2,屈原(品德教育:热爱楚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2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育内容,不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做到两者水乳交融,克服了“运动式”和随意性。如在讲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六章“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七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时采取了比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在讲完第六章开始讲第七章时,我首先复习提问:在1928——1937年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学生回答后我指出:苏联当时经济建设之所以成绩巨大,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当时有着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是就在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当引入新课后,在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目时,我出示了“1929——1933年间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比较表”给学生看,接着我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会发生经济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资本主义制度解决不了这一基本矛盾,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但不可避免,并且危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这就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与此相反,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存在这一基本矛盾,因而也就不会出现经济危机,这就从一个方面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教学,显示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第三,建立了检测手段。在实践中我发现,光有“大纲”而无必要的检测手段与之配套,最终还是会造成两个缺陷:从学生方面看,仍会不重视或听过算数,从而降低思想教育的效果;从教师方面说,不能评测教师完成思想教育任务的情况。因此,为检测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的情况,我在实践中建立了必要的检测手段——与平时的测验、考试结合起来。我的做法是:在考卷中用15——20分的比例作为思想教育的测试分数。如:填空题“从小胸怀大志、闻鸡起舞,后来成为东晋时恢复中原的代表人物是”(结合理想教育)。选择题:“为抵御外族入侵,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的是A.郑和B.郑成功C.戚继光D.俞大猷”(结合爱国主义教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教书中育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