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章末综合测评21/8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是单选题;6~8是多选题,选对1个得3分,全选对得6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一个光子和一个电子具有相同的波长,则()A.光子具有较大的动量B.光子具有较小的能量C.电子与光子的动量相等D.电子和光子的动量不确定【解析】根据λ=hp可知,相同的波长具有相同的动量.由Ek=p22m知二者能量不同.只有C正确.【答案】C2.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解析】在光电效应中,若照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无论光照时间多长,光照强度多大,都无光电流,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立刻有光电子产生,故A、B错误,D正确.由-eU=0-Ek,Ek=hν-W,可知U=(hν-W)/e,即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ν有关,C错误.【答案】D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B.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2018-2019学年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章末综合测评22/8C.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D.光电效应的发生与照射光的强度有关【解析】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而与照射强度无关,故选项A、D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错误;根据hν-W逸=12mv2可知,增加照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C正确.【答案】C4.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导学号:06092069】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2mv2m=hν-W.由题知W钙>W钾,所以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根据p=2mEk及p=hλ和c=λν知,钙逸出的光电子的特点是:动量较小、波长较长、频率较小.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答案】A5.分别用波长为λ和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导学号:06092070】A.hc2λB.2hc3λ2018-2019学年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章末综合测评23/8C.3hc4λD.4hc5λ【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和ν=cλ得Ek=hcλ-W0,Ek′=hc34λ-W0,且Ek∶Ek′=1∶2,解得W0=2hc3λ.【答案】B6.下列叙述的情况中正确的是()A.光的粒子性说明每个光子就像一个极小的球体一样B.光是波,与橡皮绳上的波类似C.光是波,但与宏观概念的波有本质的区别D.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作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解析】光的粒子性说明光是一种粒子,但到达空间某位置的概率遵守波动规律,与宏观概念的粒子和波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选项A、B错误,C正确.根据光电效应可知,光是一种粒子,光子与电子的作用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CD7.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06092022】A.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h2meUB.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C.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D.若用相同动能的中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不如电子明显【解析】由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λ=hp,而动量p=2mEk=2meU,两式联2018-2019学年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章末综合测评24/8立得λ=h2meU,A正确;从公式λ=h2meU可知,加速电压越大,电子的波长越小,衍射现象就越不明显,B错误;用相同动能的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