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卷第4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1.45No.4中国木版年画发祥地探析刘广祥(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开封475001)摘要:年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最初的形式为门神,用于趋避鬼巫邪祟,"-3时的年画多为手绘或石印,到宋代才出现了木版年画。当今的木版年画遍布大江南北,产地多达二三十处,各地追溯当地木版年画历史都引经据典,似乎把当地的木版年画历史说得越古老越好,造成木版年画发端地多处的混乱状况。本文认为中国木版年画的发祥地在开封。关键词:中国木版年画;开封;发祥地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05)o4—0134—03一、年画的历史渊源与宋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春节源于远古的祭天祈年节俗活动,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魏晋时期,形成了祭春、驱魔、祭禾、祭农具等一系列节俗,固定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春节,成为中国民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汉代蔡邕《独断》记载:“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南朝梁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也载:“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百鬼畏之。”年画品种最初是神荼、郁垒、神鸡、猛虎、瑞禽,因受其手绘局限难以普及,故由桃木饰物写上荼、垒神名(称“桃符”)或由苇索、艾叶等吉祥物替代,悬于门户,以避凶邪。唐代绘画艺术和雕版印刷虽相当成熟,但因当时佛教盛行,雕版印刷多用于刻印佛经、佛像、卜辞、药典、《四书五经》等,年画仍处于孕育阶段。北宋时期四大发明的重大突破,在数学、医药、天文、地理、矿产物探方面也有多项发明,大大推动了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封城廓不断拓展,建筑一改唐代都城长安封闭沉闷的格局,市井临街开店,前店后作(坊),店铺相连,坊市合一。整个开封城除官苑外就是一座大卖场,瓦肆林立,夜市通宵达旦。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采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为交易便利,已开始使用雕版印制纸币“交子”。宋代宫廷画家张择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依稀收尽人间事”,再现了开封以汴河虹桥为中心的都市社会之人文景观。画家笔下既有深宅高墙的府第馆驿,又有濒临郊野港巷的茅屋脚店,生动地描绘了汴河两岸繁忙的舟车骑乘、商业闹市的百货杂陈;清明时节,四方游客汇集京师市井大街小巷,店铺门庭若市;京瓦百工伎艺车水马龙及乞巧叫卖,酒肆彩楼“珠帘十里沸笙歌”的都市繁盛景象,与《东京梦华录》相对照,十分相似和吻合。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对文人和文化建设很重视,对文人尽力笼络与优待。宋太宗赵光义创建“翰林图画院”——宫廷画院,画院开科录试,广召绘画名工高手。宋徽宗赵佶擅长诗、书、画,首创“瘦金”体,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书画家。政和至宣和年间扩建画院,并更名为“图画博士院”。画院分画工十三科,院下设百工,其规模为两宋之冠。一时文人雅士、画家、艺匠、百工云集京城。岁令时节,御街宣德楼和大相国寺庙会的资圣门前、潘楼东街巷和皇城右掖门外画院前等处,有售“书籍、图画”、“书画、珍玩”的店铺;民间画工则摆摊绘描“小像儿并纸画”,“卖时行纸画”;端午节所售“纸画扇”、“小纸画”,绘有青黄赤白色,上绘瓜果花木人物之类,称之“花花巧画扇”。还有设棚“传神”、“写真”画像者。元宵灯节,灯上“皆画神仙故事”和“百戏人物”。宣德楼前,御街上“灯烛万盏,宛如龙飞”,一片“灯山上彩,金碧相射”。宋代开封绘画艺术的发展,为木版年收稿日期:2005—03—25作者简介:刘广祥(1951一),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出版社编辑。134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画的产奠定了基础。二、开封一中国木版年画的发祥地宫廷画家须经严格的遴选,其ffI一民间早享有盛但因种种原『太l落选的技艺超群的家则混迹民间、市井,以卖i田i为。画工杜孩儿,“其笔盛行、而不遭遇、流落擎下”,其作品却为宵廷众I家广为传摹。开封人刘宗道是擅长娃娃题材的⋯l,所绘《照盆儿童》“以水指影,影亦卡H指,形影r1分”。“缚作一扇,必画数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