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6期2010年12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JOURNALOFNATURALSCIENCEOFHEILONGJIANGUNIVERSITYV01.27No.6December,2010A2/O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及其改良工艺进展张光明,杜锋伟,朱易春,赵志伟(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摘要:介绍了污水处理中传统的A2/O工艺,该工艺具有在消减COD的同时有效脱氮除磷的优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对该工艺固有的一些弊端进行了分析,针对工艺中三类主要微生物:硝化菌、反硝化茵、聚磷茵竞争碳源、世代生长时间不同、食荷比要求不同的内在矛盾,列举了一些针对硝酸盐干扰释磷,碳源不足影响反硝化等的解决措施,并阐述了当前脱氮除磷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A2/O工艺;脱氮除磷;碳源;反硝化除磷茵;双污泥工艺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011(2010)06—0739—050引言近年来,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峻,《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磷的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影响冈素及工艺特点等的研究是我国当前污水处理的一个热点。本文针对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开展分析,阐述了A2/O工艺的利弊,并列举了一些改进措施。1A2/0脱氮除磷工艺的特点生物脱氮除磷是城市污水处理的重点,作为《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推荐的主体工艺,A2/0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也是目前我国许多污水处理厂都采用的工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发现A2/O存在很多问题,如二沉池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磷的释放产生的不利影响【21;反硝化菌与聚磷菌之间存在碳源的竞争,图1传统的A:,o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图Fig.1TraditionalA2/0processforNandPremoval而城市污水的碳源浓度普遍较低,难以满足同时高效脱氮除磷的要求‘33;污泥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在二沉池中发生反硝化产生的氮气附着在污泥表面而使其上浮,造成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出水ss升高H]。2A2/O脱氮除磷工艺弊端的一些解决措施针对A2/0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心’4。J_131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工艺:一是解决厌氧池中硝酸盐干扰聚磷菌(PAO)释磷而提出的UCT、MUCT,VIP等;二是解决反硝化细菌和PAO争夺碳源而提出外加碳源、多点进水、空间区分反硝化细菌和PAO等工艺,如倒置A2/O、多点进水及其组合工艺等;三是随着DPB(反硝化除磷细菌)的发现形成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如:以A2N为代表的双污泥工艺等;四是为避免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在二沉池或厌氧池反硝化影响除磷效果,有关学者开发的新工艺如收稿日期:2010一07—20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2009ZX07424—005,2008ZX07317—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J08802)作者简介:张光明(1973~),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污水与污泥处理新技术,E-mail:z殍n200@126.corn万方数据·740·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第27卷NRP脱氮除磷工艺等。下面分别针对这四类改进工艺进行论述。2.1针对硝酸盐影响污泥释磷问题的解决措施1.UCT脱氮除磷工艺针对A2/O工艺厌氧区存在硝酸盐对污泥释磷产生影响,Marals研究小组提出了UCT工艺¨引,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UCT工艺二沉池回流污泥首先回流到缺氧池前端,缺氧池流出混合液再部分回流至厌氧池,这样就削弱了硝态氮对PAO利用进水底物及释磷的影响。当进水的TKN与COD的比值较高时,应减少由缺氧池至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比,以防止硝酸盐氮进入厌氧池,但是当回流比过低,将导致污泥在厌氧池中的SRT过长而影响其沉降性能及PAO的除磷效果。UCT工艺较适用于人流污水的BOD5/TKN或BOD,/TP较低的情况。2.MUCT脱氮除磷工艺针对UCT工艺缺氧区易短流及易造成厌氧区受氧化还原电位影响等缺陷,进一步将缺氧段一分为二,形成二套独立的内回流系统的MUCT工艺旧J,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在MUCT工艺中,二沉池污泥与硝化液分布回流到缺氧池的两端,在前端进行污泥脱氮,后端进行混合液脱氮,在实现完全反硝化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缺内回流(100—200%)剩余污泥图2UCT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图Fig.2UCTprocessfo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