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太阳是大家的》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和平意味的儿童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即“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太阳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做所有国家的朋友,她从西山落下,走向别的国家,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二、教学目标1、会认“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觉、睡梦、陪着、浪花、趁着戏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四、教学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五、学情分析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年级,正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课堂上要继续训练学生的阅读基本功,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的意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这首诗歌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学生会很喜欢。因为文辞比较简单,所以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字面意思,但诗歌的深层含义及诗歌的语言魅力则不容易领悟,需要教师的引导。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资源1、教师自制课件,课题组提供的拓展阅读材料。2、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觉、睡梦、陪着、浪花、趁着戏水”等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分钟)1.教师导入: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9分钟)1、自由地读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2、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谁有信心读好这些词语?红彤彤晚霞鲜花陪着戏水浪花落下趁着另外此时睡梦注意:“彤”“红彤彤”,比较单独认读和读叠词时的音的变调。3、这首诗一共有四节,老师分别找四名同学分小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地做小听众,听他们是否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为以后学生习作打好基础。】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9分钟)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2、说说识字方法。3、指导练写生字。注意“彤、霞”的字形。4、口头组词。【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的部分,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识字方法的渗透培养,进行有重点的指导。】四、拓展阅读(10分钟)页数(95-97)《晒太阳的好处》《太阳为何能变色》【开阔视野,对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五、快乐写作(10分钟)确定一个主题,用本课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设计意图:练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板书25太阳是大家的彤、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2分钟)听写词语:红彤彤晚霞陪着戏水浪花落下趁着此时睡梦【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二、重点理解,朗读感悟(16分钟)(一)欣赏落日:美读一节1、(日落图)看着这如画的美景,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想听老师读一读吗(师范读第一小节)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美丽的图画?你是怎样看到的?3、能通过读来表现出你看到的图画吗?4、欣赏洁白的云朵和晚霞(课件)——现在知道红彤彤的意思了吗?5、多美啊!想象一下,这时的诗人会站在什么地方欣赏美丽的晚霞?——就把你自己当成诗人,美美地读读一小节吧,争取读出节奏,读出韵味。6、自己先练练-----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出诗歌的韵味)7、小结: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