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教育的班级管理论文摘要:小学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而小学高年级的教育核心,以能力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应该通过班级管理的形式,加强学生自理自立的自主性的培养。根据德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这些对于每一个小学的班主任来讲都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最要任务。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正是做班主任工作的真实写照。每一次接任一个新的班级,每一个班主任都会这样问自己:如何带好一个班呢?怎样做才能实现小学六年的教育目标?如何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又怎样做才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一连串的问号,也带来一连串的思考。深思熟虑之后,全体师生会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以共同的信念走好小学六年生活。在班主任工作中,从五个方面来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即,班级建设目标,班委建设,班委工作,班级常规工作,班级特色工作。一、首先是科学地确定班级建设目标,并努力实施和完成:1、确定班级宏观与微观建设目标:“建设一个团结、友爱、上进、有凝聚力、感召力的班集体,她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优美的环境和优秀的班风。”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的信念与追求。而我们所需要的班级成员则应是:具有优良的仪表和文明的语言,具有远大的目标和拼搏向上的精神,更具有吃苦耐劳、关心他人等优秀的人格品质。这即是小学六年教育的宏观目标。在一、二年级两学年,完成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学风教育,在三、四年级两学年则完成学生的理想教育,在五、六年级两学年完成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教育。这即是六年级六年教育的学年与学期的微观目标。2、实施班级宏观及微观建设目标的方法与途径:(1)自我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通过六年的过程管理,即:领着学生走第一、二年,指导着学生走第三、四年,伴着学生走第五、六年,毕业时让学生达到自我管理的较高境界,使目标管理发挥最大作用。(2)通过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并发展其个性特点。(3)以专业特定的课外活动带动个人及班级的发展,更好地实现班级及个人的建设目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首先,要求学生树立并明确自己的小学六年的总目标。在每一届学生入学的时候,建立全班同学的个人档案,教师分析学生中的三个层次,学生自我剖析,进而与学生一起确定自己的小学生活总目标,通过个人总目标约束学生六年的生活。其次,师生共同确立阶段性的集体目标。如第一学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第二学期的学风教育,以后每学期进行理想教育,如在第一学期的养成教育的大目标上又分为:其一,立规矩阶段,守规矩阶段,查规矩阶段。其二,说礼貌问题,讲礼貌问题,查礼貌问题。如从问老师好到老师我能帮您做点什么,到主动为别人做点什么。学生从服从劳动,到任劳任怨,到主动服务意识的形成。以上三个小目标构成第一学期养成教育的大目标,实现学生的层层进步另外,让学生积极参与县级、校级、班会、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完成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如小学低年级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小学中年时进行学风教育等等。在班会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师生共同尝试各种类型的班会形式,如音乐班会,演讲班会,表演班会,讨论班会,室外班会等,完成学生的德育教育,并最大限度地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其中《与责任对白》主题讨论会、《筑造人格长城》主题班会、《拥抱我们的明天,迸出生命的火花》娱乐性班会都成功地从不同方面给学生以拥有责任、锻造人格品质、为理想而奋斗的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能够持续性地接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二、进行班委的建设,努力实现班级的自理自治: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自我管理:建设一支认真负责工作有力的班干部队伍,能够在班级建设中很好地实行自我管理,使学生达到自理自治,使班主任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去。我的具体做法是:其一,物色人选:有意识的使一些学生在班中树立威信,不断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