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学谢静【大纲】1.媒介与媒介形态2.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与规律3.媒介形态变化的影响和意义4.媒介的符号与文化5.媒介的政治功能与社会控制6.媒介的受众定位与群体建构7.主要媒介形态分析第一讲媒介与媒介形态(基本概念)◊媒介与传播,如何界定?◊媒介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形态与特征◊传播领域与信息方式—一媒介与传播1•何为媒介◊媒体与媒介是否有区别?◊常见的区别方式:a.大众传媒vs其他传媒b.组织机构vs技术手段◊重新思考媒介概念◊媒介不可剥离,如“媒介圈”1何谓媒介a.是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现代汉语词典)b.一切中介性的人和物,通过传播而产生社会作用大众传播媒介c.大众传播的组织机构和科技手段(古登堡印刷术)d.出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传播之间的媒介体在新的媒介形态出现之后,大众传播本身具有可移性。斯塔尔的调查,内容是通过新闻发布会,把相关资料通知给相关的新闻媒体,由他们发布,但这些媒体有把关人的作用,直接在互联网上公开,把这个时间当做是标志性事件。互联网不只是大众传播。2•何谓传播a.传统定义:◊广泛散布(现代汉语词典)◊通过讯息而进行的社会交往◊关系建构的活动过程(不限于语言)b.修正定义:(传播的三个维度)◊人/物◊空间/时间◊互动/文本C.大众传播◊由复杂的组织机构开展的,面向大量杂质、匿名的受众进行的,公开而快速的传播;(这种仪式实际上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形成一种认可,是一种文化的作用,是凯瑞讲的传播的两个层面。传统定义的第二个定义是相对比较学术的,有一定限制,把讯息限定在语言符号上,人类的传播是从骨头开始的,体现了一种传承、记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Web2.0大众传播时代的无往符界,互动的。)二.媒介与人1媒介对人的影响a.技术决定论◊认为科技根据自身的逻辑发展,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服务于人类b.媒介中心论◊强调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作用Eg:麦克卢汉:《理解媒介》◊通过媒介演进历史来描述社会发展史◊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口语——文字——电子◊“自拼音出现以后,个人与群体的分离导致个人喜欢独处,产生隐私;在思想上产生不同的个人观点,在工作上导致分工。”麦克卢汉,忽略到很多技术之外的东西,忽略了技术本身生产发展的种种过程。媒介中心论,也是特别容易出现的作用,特别强调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的作用,新媒介忧心忡忡的感觉。2人对媒介的驾驭a.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针对麦克卢汉的观点,麦只想强调“我们不能只见媒介的内容不见形式——媒介本身。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内容如同一块“滋味鲜美”的肉,它支配我们的感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是我们感觉不到眼前的媒介的深层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是一个足以改变我们生活的窃贼,而我们则是一条驯化的思想看门狗”b.技术乐观主义◊人是积极驾驭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3媒介的拟人化a.李维斯、纳斯:《媒介等同》——把媒介等同于现实生活。◊无特殊◊无意识◊无差别b.凯利:《失控》机器的生物化◊造物所生的自然王国和人类建造的人造国度正在融为一体,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那些原属于生命体,但却成功被移植到机械系统中的特质有,自我复制,自我管理、有限的修复,适度进化以及局部学习。◊在将生命的力量释放到我们所创造的机器中的同时,我们就丧失了对他们的控制。◊技术就是我们的孩子。作为人类,我们是所有技术的父母,养育他们,满怀希望的培养他们走向自立。◊我们创造的技术越多,我们就越需要创造更多东西来保证它完全运转。◊没有我们此刻的帮助,技术就不可能自我繁殖,但是它在膨胀,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聪明,更重要的是,技术每天都在进化得更快。◊想象一下,有很多独立的专业机构关心各自的重要目标(或本能)诸如觅食、饮水、寻找庇护所、繁殖或自卫,这些机构共同组成了基本的大脑。拆开来看,每个机构都是低能儿的水平,但通过错综复杂的层累控制,以许多不同的搭配组合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高难度的思维活动。“没有心智,社会就没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