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工资法律制度•学习工资制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1、劳动者收入中哪些可以算工资,哪些不能算工资•2、工资由哪些部分组成•3、劳动补偿金、加班费、社保费缴纳或者计算的标准•4、最低工资是怎样确定的,要考虑哪些因素?•5、什么情况下单位可以扣发和减发工资•6、我国的工资保障制度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工资概述•1、工资的概念与特点•2、工资的形式3、工资的构成•4、工资制度的作用5、工资制度基本原则•第二节最低工资制度•1、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2、最低工资的确定•3、最低工资的计算•第三节工资保障制度•1、工资支付保障制度•2、欠薪支付保障制度•案例一•小赵在一家公司已经工作了12个月,公司决定解除与小赵之间的劳动合同并给予小赵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小赵表示同意,但双方在经济补偿金数额上产生了分歧。根据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小赵前十二个月每月的基本工资是1500元,每月还能领500元的奖金。公司认为小赵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是1500元,而小赵认为自己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应为2000元,双方在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上争执不下。•标准到底如何?•案例二•小月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为1500元。领工资时,小月实际只领了1300元。小月询问公司领导,领导告诉她,她总工资为1500元,本月给他她发了一套工作服,价值150元,还有50元的高温补贴。这两项再加上1300元,就是1500元。小月总感觉不是很对劲,但不知道哪里不对劲。•案例三•我的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600元,工龄工资50元,月奖金600元,季度奖1000月,合计2250元。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多少?•案例四•我是一个卡车司机,2003年5月1日至2004年4月30日每月有600元的基本工资,每运一车货得10元。我在休息日加班一天,运了10车货,我的加班工资应该是多少?第一节工资概述•一、工资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其中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是劳动者工资的主体。“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2、工资的特征•1)工资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之上。只有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双方的经济往来才可能是工资。因此,因劳务关系发生的经济往来,就不是工资;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费用;解除时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费;学生参加实习所取得的劳动报酬,都不是工资。•2)工资是劳动报酬。劳动与工资是直接的因果关系。非因劳动获得的报酬,如员工从公司获得的股权收入,技术分红,技术入股所得就不是工资。•3)工资以货币为形式。货币形式通俗点说就是现金,凡不是现金的,都不是工资。一些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宿(俗称“包吃包住”),食宿是实物价值,但不能算工资。•4)工资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劳动双方的约定而成立。不是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劳动双方约定的经济往来,例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员工临时性的,超出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劳动双方约定以外的奖励,不属于工资。•二、工资的形式•工资的形式指工资主要构成部分的计量标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年薪制•同一单位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可以设置不同的工资形式,同一岗位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工资形式。•如,办公室人员多采用计时工资。产业工人可以采用计件工资。业务员可以采用计时加计件工资。如某业务员的工资每月1000元,每完成一百万元业务提成千分之一。前部分即计时工资,后部分即计件工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