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正确使用成语一天,某同学在教室里写作文《我的家》: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迎来送往;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家的三个成员相处和睦,沆瀣一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明确高考要求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正确运用成语首先要在平时苦下功夫,要懂得一些基本知识,以了解成语的含义、出处、感情色彩,同时还要注意它在使用中的变通情况。学好成语要像我成语的基本特点(1)古语性如“不过尔尔”、“时不我待。(2)定型性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3)完整性如“义无反顾”。成语误用类型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1、他挪用了两万多元公款,虽然有错,但毕竟罪不容诛。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3、我们齐心协力,这点事情还办不成,三人成虎嘛。4、七月流火,早晚穿一件汗衫都热得受不了。5、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6、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会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指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猖獗。主要设误类型1、褒词贬用2、贬词褒用褒词贬用1、《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2、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褒词贬用4、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已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5、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贬词褒用1、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2、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贬词褒用3、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4、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成语的指代对象有人和物之别。用于人方面的成语,有主客、男女、尊卑、长幼、谦敬之分。1、元旦即将来临,高三(甲)班的一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搞一些文艺节目。2、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3、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4、这老哥俩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丧妻失子,如今只能相依为命,白头偕老了。5、小刘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俩常像亲兄弟一样在一起聊天。人与人之间的误用谦敬错位6、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7、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8、呵呵,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不吝赐教吧,谈点自己的看法,跟你商榷。9、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10、蒲松龄到了70多岁才考中秀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11、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12、王小海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的误用:夫妻性别年龄身份谦敬年龄身份谦敬1、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2、我家近旁新开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