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次序17授课课时4授课章节名称第十二章: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骨肿瘤病人临床表现2、骨肿瘤病人的护理要点3、截瘫病人三大并发症的护理要点4、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要点。能力目标1、掌握掌握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要点。2、掌握骨肿瘤病人的护理措施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措施教学难点截瘫病人三大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课型新授课安全教育如何预防意外伤害教法与学法(教具)多媒体骨肿瘤概述•骨肿瘤是发生于骨质、骨髓、骨膜及其附属结构(血管、神经、脂肪、淋巴等)的肿瘤。按来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来自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结构者称为原发性;来自于其他组织得恶性肿瘤者称为继发性。男性多于女性。病因不十分清楚。按组织学可分为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生长较慢,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容易发生转移,死亡率高。护理骨肿瘤病人时,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不仅要注意身体的护理,更应注意心理护理。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年龄、性别、发育、营养状况;了解生活与工作环境以及与放射性物质接触情况;有无癌前病变和其他脏器的肿瘤;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发生,如有目前状况如何。身体状况•有些肿瘤平时表现不被人发现,到发生病理性骨折和功能障碍时才被发现。损伤不能导致肿瘤发生,但可促进肿瘤的发展,加速病理进程。•1.肿块是肿瘤最常见、最早、最重要的一个症状。为肢体或躯干的异常隆起,多见于膝关节上下,有肿块应注意肿块部位、大小、局部皮肤温度、质地、边界、有无压痛、表面性质、活动度及其生长速度。身体状况•2.疼痛是恶性骨肿瘤的一个最常见、最主要症状。早期疼痛较轻,可以忍受,呈间歇性疼痛。随着病程的进展,疼痛逐渐加剧且呈持续性疼痛,以夜间疼痛为重。•3.浸润、压迫症状压迫神经和血管,可使神经支配范围内的运动、感觉、反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侵犯到邻近关节,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侵犯压迫脊髓,出现压迫部位以下截瘫。转移到其他脏器,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心理-社会状况•病人骨肿瘤对于预后、手术、康复知识了解很少,害怕手术,害怕肢体缺如,引起焦虑心理;担忧巨额医疗费用,家庭经济承担困难,得不到社会的有效支持,表现出淡漠、焦虑;担忧残疾、化疗放疗引起的自我形象改变、社会的遗弃,对生活丧失信心,产生悲观绝望心理。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主要是X线检查,其次是CT、MR、核素扫描。(1)X线检查目的是明确骨肿瘤性质、种类、范围、对骨破坏的程度及决定治疗方案。•X线片显示:良性骨肿瘤的肿块形态规则,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界限清楚,以硬化边为界,骨皮质因膨胀而变薄,但仍保持完整,无骨膜反应。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骨肿瘤的确定性诊断检查。骨肿瘤的病理学检查主要是活组织检查。在手术中进行活组织检查,可决定手术方式。治疗要点与反应•良性肿瘤多以局部刮除、灭活、植骨或肿瘤切除为主,予后良好。•恶性肿瘤治疗尚无特效方法,多采用以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中医中药、免疫治疗的综合方法,旨在挽救生命,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截肢、关节离断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人作瘤段切除或全骨切除,用人工假体置换,近期效果较好,但远期效果仍很差。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焦虑与肢体功能障碍和对预后担忧有关。•2.慢性疼痛与肿瘤浸润和压迫神经有关。•3.潜在的并发症:病理性骨折、关节脱位。护理目标•病人焦虑缓解,能面对现实,适应身体的改变;•疼痛减轻或消失。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体位与休息患肢置于舒适的体位,关节保持功能位,必要时进行固定制动。手术后根据不同麻醉采取不同体位,麻醉过后采取制动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如为下肢,应屈膝15º,屈踝[huái]90º,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护理措施•2.饮食肿瘤的消耗较大,化疗、放疗的副作用,使病人的营养低下,合理给于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必要时进行静脉补充营养。•3.皮肤护理卧床病人及时翻身、拍背、局部按摩,保护皮肤,防止压疮发生。加强放疗病人,皮肤护理,防止发生糜烂和溃疡。病情观察•1.非手术及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