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兽医药物治疗学与兽医临床第三节猪感染性疾病的化学药物治疗2.猪腹泻与便秘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第六章兽医药物治疗学与兽医临床第三节猪感染性疾病的化学药物治疗2.猪腹泻与便秘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我国是一个养殖大国,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在2001年上半年生猪的养殖总数达到了4.5亿头。猪的腹泻是现代规模集约化养猪场的一种常见的多因素性疾病。在猪的疾病中,出现腹泻症状占35-40%左右,尤其是仔猪,发病率更高,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由细菌、寄生虫、病毒及真菌等病原体和营养代谢因素引起的肠炎和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最常见的病因。因此,防治与控制猪的肠炎与腹泻是每一位养猪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应力求系统了解其致病因素及诊断技术,针对病因,掌握其腹泻防治的有效措施。我国是一个养殖大国,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在2001年上半年生猪的养殖总数达到了4.5亿头。猪的腹泻是现代规模集约化养猪场的一种常见的多因素性疾病。在猪的疾病中,出现腹泻症状占35-40%左右,尤其是仔猪,发病率更高,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由细菌、寄生虫、病毒及真菌等病原体和营养代谢因素引起的肠炎和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最常见的病因。因此,防治与控制猪的肠炎与腹泻是每一位养猪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应力求系统了解其致病因素及诊断技术,针对病因,掌握其腹泻防治的有效措施。一、猪腹泻的病因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即许多因素可引起猪的腹泻。包括管理因素、饲料因素、猪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等。通常把这些致病因素归类于传染性因子和非传染性因子两大类。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①仔猪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胃酸分泌量比成年猪低,杀菌能力差。幼龄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尤其是对低温变化极其敏感,每当进入寒冷季节,南方各地经常发生仔猪腹泻。每年10月开始至来年2月为常发和多发季节。呈地方流行性,病情根据猪只大小而异,日龄小体重轻的猪病情表现较严重。仔猪断奶后,会发生多种应激反应。一是饲料应激,在这一阶段,仔猪的饲料要经历从易消化的母乳向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难以消化的断奶饲料的转变过程;一是要经历母子分离的心理应激过程;再是要经历环境应激,新组合的群体在新的环境中存在一个适应过程,可能发生情绪焦虑、咬斗等现象,加上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②仔猪在夏天过多地饮水,稀释了胃酸,胃内的病菌不能被胃酸杀死,容易通过胃酸这一关,进入肠道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腹泻。③仔猪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包括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比成年猪分泌得少,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初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但初生仔猪肠腺和胰腺发育比较完善,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较高,因此,哺乳仔猪只能利用乳汁中的营养物质(小肠内消化)。但仔猪不能利用需要在胃内首先消化的植物性饲料。④幼猪生长迅速,需要足够营养,而这些物质又都要经过胃肠道消化吸收,与成年猪比,仔猪胃肠道的负担相对较重,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腹泻。⑤过敏性反应导致的腹泻:仔猪腹泻是是伴随早期断奶而出现的问题之一。现已查明,对日粮抗原的暂时性过敏反应是诱发仔猪早期断奶后腹泻的先决因素。如仔猪在断奶前大量采食日粮蛋白质,其肠道免疫系统产生耐受性,到断奶时不会发生任何过敏反应。若断奶前采食日粮蛋白质数量不够,则肠道处于超敏状态,对断奶后所采食的蛋白质会产生较强烈的过敏反应,于是仔猪发生腹泻。⑥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可致猪发生出血性腹泻;赭曲霉毒素和桔青霉素可致猪腹泻、烦渴厌食和脱水。而饲料污染、潮湿霉变是饲料霉菌毒素产生的重要原因。牲猪对霉变饲料通常较敏感,特别是断奶仔猪,几乎一接触到发霉饲料就立即出现腹泻。值得说明的是日粮中缺少蛋白质、硒和维生素是霉菌毒中毒导致腹泻等症状的重要诱因。2.传染性致病因子引起腹泻的传染性致病因子主要是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由于致病因子是由活的生物组成,因此,本类致病因子所致腹泻病具传染性。致病因子主要是指活的病原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由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