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法医系诊断学教学大纲VIP免费

法医系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1页
1/10
法医系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2页
2/10
法医系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3页
3/10
《法医系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01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类型:专业必修总学时:108讲课学时:63见习学时:45学分:6适用对象:法医学专业选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法医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学生学完基础医学学科课程,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问诊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揭示和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阐明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提出可能性的诊断。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其中安排63学时理论授课和45学时临床见习。学生通过诊断学的学习,了解常见的症状、体征、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常规实验检查的临床意义。本大纲根据第六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个别章节有删减。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学参考。课程简介一、诊断学是一门桥梁课,但它的内容以及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位置都更偏向为一门临床课,重点内容包括: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超声诊断。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二、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检体诊断82学时,心电图检查8学时,超声波检查8学时,实验诊断1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3学时,临床见习45学时。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转换角色,互相实践,应尽可能地多运用电子模具及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四、学习诊断学的要求:11、学会问诊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3、熟悉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并了解血液、尿液、粪便三项常用临床检验操作方法。4、熟悉心电图各波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其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5、熟悉超声波检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6、初步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绪论目的要求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牢固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时安排4学时(理论课)教学内容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三、祖国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四、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五、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第一篇常见症状目的要求症状学是机体在病理生理学或病理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上,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重点了解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并掌握其出现的原因,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学时安排16学时(理论课10、见习课6)。教学内容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与咯血、心悸、紫绀、水肿、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一、发热(一)发热的原因: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二)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伴随症状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二、胸痛掌握胸痛的病因、发生机制及伴随症状三、呼吸困难2重点了解呼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法医系诊断学教学大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