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生儿溶血病-(1)VIP免费

新生儿溶血病-(1)_第1页
1/15
新生儿溶血病-(1)_第2页
2/15
新生儿溶血病-(1)_第3页
3/15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有报道:HDN均伴有程度不一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贫血;胆红素脑病为HDN最严重的并发症;占新生儿溶血比例ABO溶血病85.3%Rh溶血病14.6%MN溶血病0.1%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HDN),系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胎儿从父亲遗传而来的红细胞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循环中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IgG)。此抗体又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导致胎儿、新生儿体内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使红细胞致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破坏而溶血。发病机制ABO溶血病可发生在怀孕第一胎自然界存在A或B血型物质如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破伤风及白喉类毒素等。O型母亲在第一次妊娠前,已接受过A或B血型物质的刺激,血中抗A或抗B(IgG)效价较高。怀孕第一胎时抗体即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ABO血型不合中约1/5发病血浆及组织中存在的A和B血型物质,部分中和来自母体的抗体。胎儿红细胞A或B抗原位点少,抗原性弱,反应能力差。Rh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第一胎不发病由于胎儿红细胞在妊娠期经胎盘进入母体的数量常常不多,不足以引起产生抗体,且妊娠时伴有类固醇及其他因子增高,可抑制孕妇的初次免疫应答。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较多发生在妊娠末期或临产胎盘剥离之时,第一胎胎儿娩出时,仅处于原发免疫反应潜伏期阶段。即使产前已发生原发免疫反应者也由于抗体弱、水平低、IgM抗体不通过胎盘等特点,第一胎的发病率很低.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由于自然界无Rh血型物质首次妊娠末期或胎盘剥离经过8~9周以后再次妊娠孕期几天内Rh阳性胎儿血>0.5~1ml胎儿已娩出胎儿Rh血型同上胎少量胎儿血0.05~0.1ml胎儿红细胞溶血Rh阴性母血产生IgM抗体产生少量IgG抗体母血循环产生大量IgG抗体初发免疫反应次发免疫反应第一胎不溶血第二胎溶血胎盘Rh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的情况Rh阴性母亲既往输过Rh阳性血。Rh阴性母亲既往有流产或人工流产史。极少数可能是由于Rh阴性孕妇的母亲为Rh阳性,其母怀孕时已使孕妇致敏,故第一胎发病(外祖母学说)。RhD血型不合者约1/20发病母亲对胎儿红细胞Rh抗原的敏感性不同。病理生理◆Rh溶血◆ABO溶血胎儿红细胞溶血重心力衰竭髓外造血↑肝脾肿大胎儿全身水肿低蛋白血症胎儿重度贫血胎儿血中胆红素↑新生儿黄疸母亲肝脏胎盘娩出时黄疸不明显新生儿处理胆红素↓血清UCB过高胆红素脑病血脑屏障胎儿红细胞溶血轻临床表现临床特点ABO溶血病Rh溶血病发生频率常见不常见发生的母子血型主要发生在母O型胎儿A型或B型母缺少任一Rh抗原胎儿却具有该Rh抗原发生胎次第一胎可发病(约半数)一般发生在第二胎;第一胎也可发病下一胎情况不一定大多数更严重临床表现较轻较重,严重者甚至死胎黄疸生后第2~3天出现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贫血轻可有严重贫血或伴心力衰竭肝脾大很少发生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晚期贫血很少发生可发生,持续至生后3~6周实验室检查血型检查母子ABO和Rh血型溶血检查溶血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早期新生儿毛细血管血血红蛋白血红蛋白<145g/L<145g/L可诊断为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第一天>6%);血涂片有核红细胞增多(>10/100个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实验室检查试验名称目的方法结果判定意义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改良Coombs试验)测定患儿红细胞上结合的血型抗体“最适稀释度”的抗人球蛋白血清与充分洗涤后的受检红细胞盐水悬液混合红细胞凝聚为阳性红细胞已致敏,为确诊实验Rh溶血病阳性率高而ABO溶血病低抗体释放试验测定患儿红细胞上结合的血型抗体加热使患儿致敏红细胞结合的母体血型抗体释放于释放液中,该释放液与同型成人红细胞混合,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红细胞凝聚为阳性检测致敏红细胞的敏感试验,为确诊实验Rh和ABO溶血病一般均为阳性游离抗体试验测定患儿血清中来自母体的血型抗体在患儿血清中加入与其相同血型的成人红细胞,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红细胞凝聚为阳性估计是否继续溶血和换血效果,不是确诊试验产前诊断既往所生新生儿有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生儿溶血病-(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