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滤器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梁善言1张福2康俊生1王浩洲1王树厚1吴越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介入诊疗中心271000,2.济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放射系)内容提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的方法和治疗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导管溶栓前先经右侧股静脉(17例)和右颈内静脉(3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用尿激酶100-150万u进行溶栓介入治疗。结果滤器置入全部成功,经右侧股静脉溶栓的17例成功率达47%,右颈静脉溶栓3例,均成功达100%。全部病例无一例肺栓塞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导管溶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溶栓治疗的根本保证,对防止肺栓塞有肯定的临床价值。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疾病之一,多发于年老体弱、外科骨折和久病卧床不起者。轻者表现患肢肿胀,色素沉着,重者溃烂、丧失劳动力,甚至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导致患者猝死。全身溶栓效果不佳,导管溶栓治疗效果满意,但治疗过程中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是最严重并发症。笔者为确保疗效又避免肺栓塞的发生,对20例患者在治疗前放置腔静脉滤器,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本文重点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导管溶栓治疗方法和术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25-78岁,平均51.5岁。病史最长10年,最短7天。临床症状主要为1侧下肢肿胀,皮肤发热、疼痛,部分皮肤变紫,不能行走或行走困难。外伤8例,合并肿瘤3例,原因不明6例。20例均在左侧,其中双下肢1例。1.2滤器放置方法使用的滤器有2种:波士顿公司的Greenfield和巴德公司的Simon′s滤器。经健侧股静脉(17例)或颈内静脉穿刺(3例),行下腔静脉造影,测量其宽度,在脊柱右侧放置自制定位尺。找到肾静脉开口,导入硬导丝,分别用8-12F扩张穿刺道,沿导丝送入滤器专用长鞘,抽出导丝,送进输送器,将滤器置于肾静脉和髂静脉之间的下腔静脉内,造影观察滤器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关系。1.3导管溶栓导管经右侧股静脉向左侧髂总静脉开通并溶栓。如导管进入左髂总静脉有困难,可行右颈内静脉经滤器直接向左下肢进入猎人头导管,利用泥鳅导丝,开通左下肢闭塞的血管并溶栓。选用药品一般多用国产尿激酶100-150万u,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50ml,局部用药。2结果2.1滤器放置情况本组20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滤器均成功置入。其中1例波士顿公司产的Greenfield6爪钩有2支未完全打开,采用房间隔穿刺针将其移开。2例向左稍倾斜。2.2溶栓情况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右股静脉入路溶栓17例,其中8例(47%)溶栓成功;右颈内静脉入路3例,成功3例(100%)。另有9例,导管不能进入髂总静脉而溶栓失败。其中血栓形成时间过长(10年以上)而导致溶栓失败的2例(22%);3例(33%)是因为左侧髂总静脉完全闭塞;血管迂曲,导管不能进入左侧髂总静脉的有4例(44%)。对溶栓成功的病例随访4-25个月,其中膀胱癌1例,前列腺癌1例死亡,余健在。随访期间未发生肺栓塞。3例血栓再形成,再次溶栓治疗成功,定期随访观察。其中1例因溶栓药量过大引起颈部皮下渗血。304第20卷第4期泰山医学院学报Vol.20No.41999年JOURNALOFTAISHANMEDICALCOLLEGE19993讨论3.1下腔静脉滤器放置的临床价值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Grassi曾做过对比研究,提出放滤器可使肺栓塞率由60%~70%下降至0.9%~5%[1],因此可见下腔静脉滤器放置的临床价值。笔者通过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结果也得出,治疗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实施导管介入治疗的根本保证,是预防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肺栓塞最为有效的方法。20例患者治疗结果表明术中和术后无一例发生肺栓塞,充分肯定了下腔静脉滤器放置的临床价值。3.2滤器的种类选择和放置方法目前国内尚无生产滤器的厂家,本组病例所选用的滤器有2种,即波士顿公司生产的Green-field滤器,巴德公司生产的Simon′s滤器。Green-field滤器的特点是稳定性好,在经颈静脉溶栓时可通过10mm以内小球囊而不致于造成滤器移位,巴德公司的Simon′s滤器可分为两层,对小血栓有滤过作用,稳定性不如Greenfield滤器。我们用波士顿12例滤器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