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易患因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总纲总纲总纲总纲诊断.治疗病情简介护理诊断措施.评价健康教育疾病概述•小脑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是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都会发生小脑出血。小脑出血多数表现为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可有眼球震颤。小脑的位置、结构、特点、功能。•小脑位于颅后窝,居脑桥和延髓的背侧,其上面平坦,与硬脑膜形成的小脑幕贴近,下面的中部凹陷,两侧呈半球隆起,依托在颅窝底。小脑两侧的隆起为小脑半球。中间比较狭窄为小脑蚓区。小脑的位置、结构、特点、功能。•小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维持身体平衡、维持和调节肌肉的张力、维持肌肉间运动的协调。易患因素:•小脑出血是指小脑实质内的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1、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尤为重要;•2、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与人争吵后;•3、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4、过分疲劳,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运动。疾病病因1、发病率: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好发于一侧小脑半球齿状核部位2、病因:高血压病为最常见原因,其他如血液病或出、凝血障碍、肿瘤、血管畸形亦可引起小脑出血。病理生理•起病突然,数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头痛和平衡障碍等,但无肢体瘫痪。病处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模糊,轻症表现一侧肢体笨拙、行动不稳、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大量出血可在12-24小时内陷入昏迷和脑干受压征象,如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眼凝视病灶对侧(脑桥侧视中枢受压)、瞳孔缩小而光反映存在、肢体瘫痪及病理反射等;晚期瞳孔散大,中枢性呼吸障碍,可因枕大孔疝死亡。爆发型发病立即出现昏迷,与脑桥出血不易鉴别。临床表现•小脑出血: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多在48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诊断要点1.头颅CT或MRI(首选检查项目)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像。2.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可有眼球震颤。小脑出血的治疗控制脑水肿常用的药物有:20%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地塞米松、白蛋白注意:甘露醇的致肾衰作用和激素的应激性溃疡作用防止再出血应用止血和凝血药物对高血压脑出血无效,凝血障碍性疾病所致必须应用降低颅内压常用的脱水利尿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控制血压血压随颅内压下降亦降低,血压高于220/120mmHg时进行降压处理常用的硝普钠、尼莫地平、速尿急性期血压骤降提示病情危重治疗要点治疗原则: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机体功能,防止并发症。治疗原则: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机体功能,防止并发症。降低颅内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出血量>10ml或血肿直径>3cm,病情逐渐加重者;或出血量虽<10毫升,但破入第四脑室,形成铸型,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脑干体征明显者。•非手术治疗:血肿量<10ml,临床症状轻微者。手术禁忌症:1.脑干出血、大脑深部出血、淀粉样血管病导致脑叶出血不宜手术治疗。2.多数脑深部出血病例可破入脑室而自发性减压,且手术会造成正常脑组织破坏。手术方法开颅血肿清除术小脑减压术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室出血脑室引流术病情简介☻患者李荣,39岁,四川省人,汉族.因“突发头痛,呕吐,加重伴嗜睡2个小时余”,于2013年10月19日22:00被工友发现恶心呕吐,当时神志清,但症状持续不缓解,并加重嗜睡状态,送入急诊科,头颅CT提示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急诊科请我科会诊,阅片提示三脑室,四脑室已被出血填满,有手术指征,遂以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收入院进一步治疗,自起病以来,患者嗜睡,精神萎,无大小便失禁。既往史:曾行输卵管疏通术.☻入院PE:T36.7摄氏度,P58次/分,BP156/84mmHg☻目前诊断:小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病情简介•患者于10月20日0:53分行右侧侧脑膜外引流术,术后转入ICU。于10月21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