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三级阶梯上的国土》通用课件•课程导入•三级阶梯的地理特征•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与利用•保护国土资源的措施与建议•课程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s01课程导入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国土的三个阶梯,理解各阶梯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不同阶梯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课程背景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跨越高低不同的阶梯。这种地理环境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人口分布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阶梯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密切,了解和认识国土的三个阶梯对于学生认识我国国情、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意义通过学习《三级阶梯上的国土》,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该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通过了解各阶梯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特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02三级阶梯的地理特征第一阶梯的特征01020304地势高耸气候寒冷资源丰富生态脆弱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中国的屋脊,被称为“世界屋脊”。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寒气候,气温低,降水少。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第二阶梯的特征地势相对平坦气候多样资源丰富生态脆弱平均海拔在1000-2000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米之间,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第三阶梯的特征地势低洼农业发达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低洼,多为平原和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农业发达,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三级阶梯的比较地势差异气候差异第一阶梯地势最高,第三阶梯地势最低。第一阶梯气候寒冷,第三阶梯气候温暖湿润。资源差异生态差异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第三阶梯农业资源丰富。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要加强保护;第三阶梯人口密集,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03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与利用国土资源的分布特点010203东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海洋资源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但资源相对贫乏。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资源开发难度较大。我国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石油、天然气等,但开发程度较低。国土资源的利用现状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但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存在土地浪费和土地污染等问题。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国土资源利用的挑战与机遇挑战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04保护国土资源的措施与建议保护国土资源的意义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土资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国土资源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国土资源有利于保障国家资源的稳定供应,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提供支持。保护国土资源的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国土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标准与责任。加强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防止非法开采和滥用资源。推广资源节约技术开展宣传教育推广节能、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国土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资源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对未来国土资源保护的建议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