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6页的例3、例4和随后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引导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对称现象,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3.使学生在识别、观赏、制作等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理解“对称”、“完全重合”。教学准备:剪下教材107页的图形,每个学生2张长方形纸、剪刀。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2个不同的纸飞机,启发:同学们喜欢做手工吗?让我们来欣赏两位小朋友做的飞机,你认为这2架飞机做得怎么样?追问:飞机左右不一样,有什么不好?(不可能飞上天)二、教学新课(一)认识对称1.出示教材中的飞机图片。启发:请大家再看看这架飞机的图片,你觉得怎么样?2.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学生齐读。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要从中学到什么知识呢?预设:轴?对称?轴对称?过渡: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这几点大家一起来读一读。3.课件出示自学目标,齐读。明确要求。过渡:课本83页的例3给我们准备了三张图片(出示课件),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课本中寻找答案吧。开始。4.学生自学课本83页例3。1要求学生汇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从课本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提问: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吗?指出:这些物体的左右或上下两边完全一样,它们都是对称的。5.提出要求: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这样对称的特征,你能再找出一些例子吗?(结合例子点评,明确告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哪些物体不是对称的。)相机结合展示课件中对称的物体图片。(二)认识轴对称图形1.准备图片。过渡指出:我们从这些对称的物体图片中选出3张来,把它们画下来,就能得到同学们手中的这几个图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剪好的课本107页的图片。2.提出要求:把每个图形分别对折,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小结:对折后两边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可以说成是“完全重合”。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过渡:学习活动进行到这里,你觉得刚才的这几个问号可以擦走了吗?什么是轴?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呢?接下来让我们到习题当中去检验我们刚才的学习情况。请看第一关。3.巩固练习:想想做做1、2。(三)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过渡语:从刚才的练习来看大家的新知识都学得不错。都能认识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你想不想自己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呢?动手之前让我们先来把方法学到手吧。1.自学课本84页的例4。过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松树,(出示剪好的松树图)这棵松树图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为什么?你能用一张纸剪出这样的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该怎样做?请大家自己学习课本84页的例4。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剪出这样的一个松树图?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汇报见得方法。过渡:每个小组都是这么想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剪的,看看和你们的想法一样没有。3.课件演示例4中剪松树图的完整过程。过渡:你们太棒了,能通过集体的力量把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学到2了,那现在,请大家拿出长方形纸,可以剪松树图,也可以剪出例4里面的其他图形,或者是你喜欢的另外的图形出来。开始动手吧!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展示。5.小结剪法。(课件强调:对折;画上图形的一半;剪下后打开。)三、巩固练习:(一)完成例4后“试一试”。1.过渡:几何图形中也有一些轴对称图形,请看这几个图形(出示课件),你能一眼就看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2.学生初步判断后,要求折一折验证判断。追问:你能用不同的折法来验证长方形、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3.设疑:这个平行四边形究竟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再折一折。说明: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折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不能使它们重合,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4.进一步设疑: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是不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