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1-4培養準備老化的健康態度一、教案時間:100分鐘二、單元名稱:準備老化的健康態度三、設計理念:羅東高工與花蓮高商兩校,係以工、商科為主之技職教育學校,由於居住環境位於花東地區,生活單純,致個性純樸之餘,亦較羞澀於表現積極、認真的態度,缺乏表達感受及分享的能力。由於此地區的學生與家中祖父母輩同住平均高達33~50%、單親與隔代教養家庭、青少年叛逆心理情緒等因素,加上學生自覺奇怪、不好意思、缺乏詞彙、缺乏練習機會等原因,致與長輩互動較少。且近五成至七成以上的學生,未曾思考生涯規劃的方向,缺乏生活的目標。細究上述狀況可能導因,係因教學內容少與學生生活連結,加上教學活動設計較少經由體驗過程中,引發學生情意層次的改變,致使產生上述問題。因此備利用家中長輩照片或繪本配合學習動機,並善用影片真實呈現老人的生活,以引導學生思考老人在生活中碰到的種種困難。四、教學目標(一)認知1-1說出根據老化之生理變化,在進食方面之因應方法1-2能說出至少2種協助進食的照謢方法1-3能說出在協助長輩正確用藥的照謢方法1-4說出根據老化之生理變化,在生活環境家具擺設之考量1-5能說出至少兩種自己的行為對於老年的生理變化影響(二)情意2-1能理解老人的心理與社會需求,願意表現對老年人的關懷2-2有意願維持健康行為,以實現未來的成就2-3能察覺現在不利於健康老化的行為,並嘗試修正。2-4能表達與願意學習與長輩溝通的意願2-5由長輩的言行中,察覺與感受其關愛之意(三)技能3-1能檢討自己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的行為3-2能夠檢視居住環境對於老人居住的影響,如家俱擺設3-3能夠檢視對於老人的行動狀況3-4能執行協助老人行動3-5能檢視老人日常用藥行為,並協助正確服藥3-6能選用適合老人之食物3-7能夠分析現行與長輩溝通過程3-8能採行以合宜之音調、姿勢與長輩溝通技能五、教學活動一、引起動機:(一)利用長輩的照片,把長者的一生做概略性敘述。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看到人生的變化,彷彿是身邊故事觸發感動,願意有動機聆聽本次主題。(附件一)(二)鼓勵同學發表自己看法1.請同學表述看到那些問題?2.引導同學想想家中長者是否也有同樣狀況?3.當家中老者面臨老化時,家庭該如何因應?4.鼓勵同學說出:想不想變老,為甚麼?請用一句話來形容你欣中對老人的印象。二、發展活動(一)簡要說明老化理論(附件二):包括1.生物學之老化理論:生物學之老化理論所包括兩大主要部分:(1)生理結構性損傷,為個人在後天之人體與生活環境互動所產生。結構性損傷理論包括了穿戴磨損理論、殘渣堆積理論、虛假重建理論、免疫抑制理論、錯誤與修補理論、熱能限制理論、分子交叉聯結理論、線粒體之損傷理論、自由基之破損理論;並就自由基之破損理論多做說明。(2)已擬定安排之器官退化有關理論,為個人在先天之遺傳基因所賦予之因素。包括海弗利克理論之限制、染色體終端理論、長壽基因理論,以及多種理論之匯流。(3)社會學之老化理論:老化之社會學理論較為普遍的有現代化理論、社會撤退理論、社會活動理論、與社會繼續理論等。(4)心理學的老化理論:自我概念與社會關係、認知理論與功能、日常能力理論。結論:目前仍然沒有一個可以被所有研究者接受的理論,對老化的原因目前的了解唯一明確的是影響老化的原因是多重的,而老化會從細胞至組織至器官,使人體產生結構及功能的持續衰退。【活動一】對長者世界的理解以講授法說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會等方面變化的原因,並著重在現在生活型態對老化的影響,以及在進食、假牙清潔、用藥、與居家安全照護方法。一、生理方面著重於皮膚、感官系統、心臟血管、消化與神經系統的變化與因應,並舉例有助於理解青少年與老化世界的差異。二、強調與老人溝通之際的注意事項,如音調、姿勢。三、社會與靈性方面著重於角色與家庭結構的改變與因應。四、分組討論,討論題綱1.你認為哪些行為是可以減緩老化?2.目前的生活方式有哪些會影響未來的健康?自己的行為中有哪些加速老化的。3.以組員家中長輩生活環境為例,至少說明在進食、用藥以及居家安全環境方面各舉一件可採行或改善之事宜。4.每一組派代表學生輪流發表討論的內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