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参考答案1.B【解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选项A错误;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冲淡”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根据实验结果,伽利略将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选项B正确;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英国人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是椭圆,选项D错误.2.A【解析】物体A受重力10N,将此力沿平行于斜面水平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据平衡条件B对A的压力大小为53N,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5N。A、B均处于静止状态,将A、B看作整体,运用整体法分析可得:AB整体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为0N。只有选项A正确。3.D【解析】利用研究对象转换法,把多节车厢的运动转换为一个人的运动。再利用逆向思维,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相邻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tn=1∶(2-1)∶(3-2)∶⋯∶(n-n-1),所以可以求得第4节车厢经过小明的时间,只有选项D正确。4.C【解析】由题意可知,运动员在前2s在斜直轨道上运动,可求运动员在斜直轨道上下滑的加速度a1=4m/s2.选项A错误;如果第4s末运动员还在斜直轨道上则速度应为16m/s,可判断出第4s末已过B点,选项B错误;第6s末的速度是8m/s,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t′=0-8-2s=4s,所以到C点的时间为10s,选项C正确;运动员第4s末已过B点,第6s末速度大小为8m/s,在第10s末恰好停在C点,则运动员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a2=-2m/s2.选项D错误.5.D【解析】由v–t图象可知两车的速度均为正,所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v–t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A车的加速度较大,即A车的速度变化更快,选项B错误;两车同向运动,当后者的速度大于前者的速度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小;当后者的速度小于前者的速度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大;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故4s末两车相距最短,4s时两车相距最近为3m,由图可知前4s内A车比B车多运动了30m,所以t=0时两车相距33m,选项C错误、D正确。6.B【解析】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由GMmR2=mg,得到:g=GMR2,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9,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49,即为49g,白龙2/5以初速度v0在地球起跳时,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得出可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v022g,由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49g,白龙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时,可跳起的最大高度h′=94h=5.04m,只有选项B正确。7.C【解析】将小球P和Q的速度分解为沿绳的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两物体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相等。00cos37=cos53PQvv,所以4=4m/s3QPvv。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221122QPPQQmghmvmv,绳长0in37hls,联立解得l=2m,只有选项C正确.8.C【解析】由于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之外的其它力对伤员做多少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所以E﹣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伤员所受拉力的大小,由图可知在0~15m内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减小,故在0~15m内伤员所受的拉力逐渐减小.所以开始先加速运动,当拉力减小后,可能减速运动,选项A、B错误;由于伤员在15m~35m内所受的合力保持不变,故加速度保持不变,故伤员受到的拉力不变,故C正确.由于伤员在15m~35m内E﹣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不变,故伤员所受的拉力保持不变.如果拉力等于伤员所受的重力,故伤员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动能可能不变,选项D错误.9.BD【解析】设海王星远日点和近日点速度分别为1v和2v,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有1122vrvr;海王星质量为m,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12121122MmMmmvGmvGrr,设地球质量为m0,已知地球公转周期为T和万有引力常数G,太阳的引力提供向心力,有RTmRMmG220204。由三式可推导BD,不能推导AC。10.ABC【解析】A、B连接体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