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幕墙工程质量通病技术措施特征码[标签:特征码]幕墙工程质量通病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每个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关键。我们就幕墙工程质量通病技术措施和大家介绍一下。一、预埋件1、出现的问题:预埋钢板位置、标高前后偏差大,支座钢板连接处理不当,影响节点受力和幕墙安全。2、产生原因:(1)设置预埋件时,基准位置不准;(2)设置预埋件时,控制不严;(3)设置预埋件时,钢筋捆扎不牢,混凝土模板支护不当;(4)混凝土捣固后预埋件变位。第2页共11页3、解决方法:(1)复核基准线,标定永外坐标点,以便检查测量时参照使用;(2)预埋件固定后,按基准标高线和中心线对分格尺寸进行复查,按规定基准位置支设预埋件;(3)加强钢筋捆扎检查,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预埋件情况,当发生变形立即停止浇筑,进行调整排除;(4)土建单位应密切配合我方,共同控制各自尺寸;(5)对已经产生偏差的预埋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处理。二、支座节点坚固1、出现的问题:节点有松动或过紧现象,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异常响声。2、产生原因:幕墙支座节点调整后未进行焊接,引起支点处螺栓松动;或多点连接支点上螺栓上的太紧及芯套太紧。第3页共11页3、解决方法(1)在幕墙立柱安装调整完后,对所有的螺栓必须拧紧,按图纸要求采取不可拆的永久防松,对有关节点进行焊接,避免幕墙在三维方面可调尺寸内松动,其焊接要求按钢结构焊接要求执行。(2)在多点座支点的情况下,副支座型材上必须设长孔,且螺栓应上紧到紧固而铝材又不变形为原则。(3)立柱芯套与立信的配合必须为动配合,并符合铝材高精级要求,不能硬敲芯套入立柱内。三、测量放线定位1、出现的问题:安装后幕墙与规定位置尺寸不符且超差过大。2、产生原因:(1)测量放线时放基准线有误差;(2)测量放线时未消除尺寸累计误差。3、解决方法(1)在测量放线时,按制定的放线方案取好永久坐标点,并认第4页共11页真按施工图规定的轴线位置尺寸,放出基准线并选择适宜位置标定永久坐标点,以备施工过程中随时参照使用;(2)放线测量时,注意消除累积误差,避免累积误差过大;(3)在立柱安装调整后,先不要将支点固定,要用测量仪器调整完后的立柱进行测量检查,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后,才能交支点固定。四、玻璃及铝框1、出现的问题:下料、加工后的零件几何尺寸出现偏大或偏小,达不到设计规定尺寸要求,超出国家行业标准的尺寸规定。2、产生原因:(1)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2)设备和量具达不到加工精度;(3)下料、加工前未进行设备和量具校正调整;(4)下料、加工过程中,各道工序没有做好自检工作。3、解决方法:第5页共11页(1)严格执行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禁用不合格的材料;(2)必须使用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设备和量具,且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及计量认证;(3)确保开工前设备和量具校正调整合格,杜绝误差超标;(4)真看图纸,按要求下料、加工。每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自检。五、胶缝质量1、出现的问题:胶缝宽不均匀,缝面不平滑、不清洁,胶缝内部有孔隙。2、产生原因:(1)玻璃边凹凸不平;(2)双面胶条粘贴不平直;(3)注胶不饱满;(4)胶缝修整不平滑,不清洁。3、解决方法:第6页共11页(1)玻璃裁割后必须进行倒棱、倒角处理;(2)双面胶条粘贴规范、倒角处理;(3)缝口外溢出的胶应用力向缝面压实,并刮平整,清除多余的胶渍。六、玻璃在铝框上的位置不正1、出现的问题:玻璃放置在附框的位置不准,产生偏移或歪斜。2、产生原因:(1)玻璃、铝框尺寸与设计尺寸不符;(2)操作不当引起双面胶条粘贴错位;(3)组装后铝框变形,玻璃下料不方;(4)装配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不精,装配好的构件未作最后检验和校正。3、解决方法:(1)按图施工,加强工序管理;第7页共11页(2)组装后,应检查校正变形的铝框;(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蛮干的工作态度。七、横梁1、出现的问题:横梁加工未留出伸缩间隔或间隙过大;2、产生原因:(1)设计时未考虑温差变化和装配误差因素;(2)加工时存在尺寸误差。3、解决方法:(1)设计时考虑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