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不同专业在校生营养知识与膳食结构调查摘要:【目的】了解卫校不同专业在校生的营养知识和膳食结构的情况,为中专学校学生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咸阳市卫生学校同年级不同专业在校生是否学习《临床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进行1:1配对设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与是否学习《临床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有关。统计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未学习《临床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的学生对疾病与营养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都有较强的营养知识需求,态度积极,在膳食结构上差别不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有必要对卫生学校各个专业学生进行营养普及教育,开设相关营养课程,应加强对行为教育的促进。关键词: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膳食结构营养对增进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营养缺乏型疾病患病率下降。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突出问题。同时,人们对营养与健康日渐重视,科学饮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需求。因此,作为卫生服务工作前沿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营养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卫校各个专业的学生掌握营养知识和膳食结构的实际情况,为卫生学校开展营养知识普及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本人于2008年12月,按1:1配对设计进行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咸阳市卫生学校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生,其中包括,卫生保健,口腔,护士,影像专业。1.2方法:按1:1配比设计,要求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家庭环境,学习成绩基本一致,对开设和未开设《临床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进行配对。1.3问卷设计自行设计,专家指导,反复预示修改而成,包括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和膳食结构及营养教育等相关问题。问卷共82个变量,效度采用表面效度鉴定法,信度考核采用反复检验法,调查员为正规专业培训过的教师,共发出220份,回收218份,有效216份,1.4统计处理用X2检验2.结果不同专业开设与未开始《临床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学生能正确认识含营养素较多的食物比例见表1表1:正确认识含营养素较多的食物比例课程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Fe(%)Ca(%)VitA(%)VitC(%)开设96.095.893.891.891.789.689.889.6未开设71.072.968.869.468.864.665.364.61X26.04.84.95.044.24.24.2P﹤0.025﹤0.05﹤0.05.﹤0.05﹤0.05﹤0.05﹤0.05﹤0.05表1显示在不同专业中开设《临床影响与膳食指导》课程的学生认识含营养较多的食物的正确率远高于未开设该学科的学生。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学生认为饮食能影响健康者均在99%以上;认为蔬菜摄入重要的为92.2%,而未开设该学科的学生则﹤50%。在不知怎样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中开设组占15%,未开设组为75%,一致认为早餐很重要,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均占80%以上,能正确认识饮食与某些疾病有关,以及人体缺乏某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如表2。表2:正确认识饮食与疾病有关的比例课程恶性肿瘤与饮食有关(%)食盐量与高血压有关(%)动脉粥样硬化与动物油(%)冠心病与高脂饮食有关(%)糖尿病与肥胖有关(%)贫血应补充Fe和蛋白质(%)开设组95.195.392.089.797.995.8未开设组73.273.169.672.472.972.9X24.44.84.14.55.94.8P值﹤0.05﹤0.05﹤0.05﹤0.05﹤0.025﹤0.05表2显示,学生中学习了《临床营养与膳食引导》课程的答题正确率高于为开设该学科的学生,统计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被调查学生中,开设组学生均认为贫血与饮食有关,而未开设组只有60%。认为贫血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开设组占89.5%,而未开设组均不知道。认为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应补充蛋白质的摄入上有存在差异,同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能否通过采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不吃霉变,腌制,油炸类食物及增强体育运动等来控制也存在差异。2.2膳食结构两组中不吃早饭的原因,普遍认为早餐品种单一。在开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