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21世纪将是激光乳化发展迅速的时期•有望成为PHACO术后另一主流术式•已获FDA批准并用于临床超声乳化手术•优点:切口较小、散光少、恢复快•缺点:操作复杂、学习曲线长、并发症(后囊破裂、虹膜损伤、角膜热灼伤、无调节等)问题的解决•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安全、操作简便•切口更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基本无热损伤•调节-注入式人工晶体的研究•1988年开始研制•90年代至今:临床试验阶段•2种红外激光已获FDA批准用于白内障手术类型•准分子激光•Er-YAG激光•Nd-YAG激光•Ho:YAG激光准分子激光•193nm(ArF)、248nm(KrF)、308nm(XeCl)、351nm(XeF)•351nm:对晶体无切割能力•193nm波长是最佳选择,但不能通过光导纤维限制•Nanevicz等•308nm波长是白内障摘除的最佳选择•它比193nm波长有更高的切割阈•比248nm更精确•能通过光导纤维作用原理•把晶体核击碎成直径小于0.1mm的小颗粒•通过注吸口吸出小颗粒和皮质•作用于组织的探针直径不超过1mm•离体实验:最大输出能量为250mJ,脉宽17ns,重频最大为100Hz。•理论上能促进光化学反应,通过产生紫外线吸收发光团而发挥切割作用缺点•准分子激光的实验时间较长,汽化速度慢•308nm激光诱发的荧光对视网膜会产生明显伤害•308nm紫外线照射致癌效应。前景•至今FDA尚未批准其应用于临床•今后的研究热点:集术者眼部防护及术眼结构防护为一体的防护装置•前景不被看好Ho:YAG激光•90年代初研制•但由于未能解决抽吸问题而失败Nd:YAG激光•1988年始研制时使用•广泛应用于囊膜切开术•易被虹膜和视网膜组织吸收而极少被眼内透明组织及含水组织吸收•曾被认为不适宜行白内障手术Dodick的贡献•最先应用NdYAG∶激光进行白内障手术的研究•其设计的NdYAG∶激光乳化系统目前是经过美国FDA认证可用于白内障吸出手术•能量是8mJ/pulse•重频为(1~20)Hz•脉宽8ns•石英光纤直径300μm•使用金属钛作为靶特点•探头基本不产生热,不需外加冷却管套:探针直径很小。•探针可以通过直径为1.25mm的切口:术后散光和并发症减少。•激光能量作用于探针内的钛靶产生冲击波:避免激光直接照射眼睛离体人眼前房温度变化实验•超声探针头末端的温度平均升高(7.08±2.51)℃•Dodick激光探针头末端的温度平均升高(0.41±0.41)℃温度几乎没有变化,不损坏周围组织。使用Dodick激光乳化仪进行的白内障手术•每例平均能量为5.65J,超声乳化能量的1/1000•但对硬核手术效果差,手术时间偏长Dodick-ARC激光乳化•德国ARC激光有限公司生产•Nd:YAG激光乳化系统•Q2开关,激光波长为1064nm;•激光手柄可发射激光并进行抽吸,外径为1.2mm,内径为0.9mm;•光导纤维直径为350μm;•手柄前端的档板向内,与手柄成33°角,其表面的钛板恰为激光的焦点平面。•激光沿光导纤维传递,击射至钛板,产生震荡波,使周围组织碎裂。•手柄前近顶端处侧壁上的孔为灌注口,此旁路设计有利于术中前房稳定。•手术时灌注手柄自侧切口进入前房,手柄的前端向内弯成钩状,便于双手操作。•每个脉冲的激光能量分为715mJ和1210mJ两档,负压为0~650mmHg。•水压为0~200mmHg。•同时具有超声乳化功能,术中当激光无法完全乳化晶状体核时可改变术式,使用超声乳化方式粉碎晶状体核手术方法•颞上和颞下分别做透明角膜切口。•右手切口长3.2mm,可作为IOL主切口•内切口长度以可进入激光探头为标准,约为1.75mm;•左手切口长度为1.75mm,进入灌注手柄。•前房内注入黏弹性物质后,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后,行激光乳化晶状体。•每个脉冲的激光能量为12.0mJ,激光发射频率为2Hz,负压为250~300mmHg,水压为75~80mmHg。手术方法•当激光乳化无法清除晶状体核时(一般在200个脉冲后),可将术式改为超声乳化。•注吸分体式注吸手柄或注吸一体式注吸手柄(扩大切口至3.2mm)清除晶状体皮质。•扩大主切口的内切口至3.2~3.5mm,植入IOLEr:YAG激光•1992年美国的MichoelColvardz最先应用进行白内障手术•1996年美国FDA同意进行临床实验•1997年完成临床I期实验•1997年7月通过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原理•Er:YAG激光的波长为2.94μmm,最接近水的吸收峰值2.9μmm,其能量能最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