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控制哮喘的简单方法VIP免费

关于控制哮喘的简单方法_第1页
1/29
关于控制哮喘的简单方法_第2页
2/29
关于控制哮喘的简单方法_第3页
3/29
控制哮喘刻不容缓长治市中医院宋静第19个世界哮喘日前言近年来,全球哮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我国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最近,国内很多地方都杨絮、柳絮满天飞扬,各种过敏性疾病频繁多发,哮喘就是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哮喘概念哮喘是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的呼吸道因为发炎,引起肿胀和黏液增多,这种炎症程度越重,肺部吸入和呼出空气就越困难,从而造成哮喘。患病率在全球,哮喘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成人发病率是1%,儿童发病率则高达6%。死亡率资料较少。据统计,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西德、加拿大、日本等8个国家的死亡率在1-12/10万病人。我国的死亡率,不完全统计为36.7/10万病人。远高于其他国家。发病原因在所有哮喘患者中,过敏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儿童哮喘患者中80%可以确定为过敏性哮喘,成人比例低一些,在70%左右。之所以如此,目前认为是因为儿时“太干净”,导致感染的机会减少,从而使免疫系统向过敏性疾病方向发展。除此之外,运动、病毒感染、冷空气、二手烟等,是哮喘的非过敏性诱发因素。哮喘常见的过敏性诱发因素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如室内灰尘中的螨虫、宠物的皮毛、霉菌、花粉等。”哮喘的预防要想预防,首先,要了解什么东西会触发或者加剧哮喘症状,检测出过敏原,避免在生活中接触到。其次,当发现哮喘患者出现哮喘发作的先兆征象时,应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与医生共同制订两个治疗计划:一个用于日常治疗,一个用于紧急治疗。同时,要创建健康的家居环境,不要将能引起哮喘发作的东西留在家里。哮喘的自然转归和预后儿童哮喘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临床控制率达95%。有30%-50%的儿童哮喘青春期会消失,但通常成年后重新出现。不能寄希望儿童哮喘会随儿童成长而消失。成年哮喘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佳。哮喘患者做好7件事对于每一位哮喘患者,只要做好7件事,就能随时监测自己的治疗效果,还能提前预测哮喘是否会发作。•居室要简洁室内要保持清洁简单、阳光充足,并经常通风换气。卧床时应有靠背支撑,以便因哮喘不能平卧时应用。避免家中有过敏原。•饮食要清淡平时应以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尽量避免冷食、冷饮;宜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哮喘发作期不吃辛辣及鱼腥海味等食品。•心情要舒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紧张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原因之一。•使用药物要正确哮喘患者一定要按时、规律地用药。要分清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需要长期规律使用(如吸入激素等),缓解性药物只在出现哮喘症状时临时使用(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记哮喘日记哮喘日记的内容包括每日的用药、剂量和病情评估情况的记录。记日记能督促患者及时规律地用药和自我监测病情,让医生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过程及用药情况,准确地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即使病情稳定也要定期复诊。医生可由此评估治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急性发作有先兆哮喘一旦急性发作,会出现许多危急情况,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如果能了解发作之前的一些信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先期有上呼吸道过敏的表现,比如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这是鼻腔和眼结膜过敏的表现,有些咳嗽、咽痒等,也是早期征兆。一个病人从最早期征兆到哮喘的发作之间有一个时间窗,国外的研究认为有5天左右,我们国内研究发现只有3天。时间差别可能与我们的病人,平时不太注意与哮喘有关的小问题有关。要提醒的是:儿童表达能力差,家长仔细观察孩子,能够提示很多临床征兆。比如小孩每次在感冒后出现持续长时间的咳嗽,甚至出现夜间的喘鸣,或者有的孩子在运动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甚至喘鸣,这个时候需要注意,小孩是不是患有哮喘,特别是在连续发生3次以上。可根据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时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如症状较轻时,应及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果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时,应及时给予吸入平喘类药物。假如给药及时而得当,可起到较好的预防哮喘发作的效果。躲开家中的过敏原对付过敏性哮喘最关键的就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控制哮喘的简单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