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91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一科宁小华狂犬病24/12/29224/12/293(一)概述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接触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病毒随唾液进入人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狂躁、恐惧不安、流涎和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而危及生命。病死率几乎100%。24/12/294(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家畜中以狂犬为主,其次为猫、猪和牛、马等;野生动物,如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是发达国家和基本控制了犬狂犬病地区的主要传染源。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疯)犬,人狂犬病由病(疯)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24/12/295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也可以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侵入,少数可在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以经呼吸道传播。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过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的报道。24/12/2963.易感性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病毒敏感而罹患。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生率为15%~30%,被病狼咬伤后50%~60%。被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1)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2)咬伤的严重性: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3)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4)衣着厚受染机会少。(5)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率低。(6)被咬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24/12/297(三)发病机理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24/12/298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24/12/299(四)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数日,长的数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潜伏期短。此外,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关。受寒、惊吓、劳累或悲痛可能成为发病诱因。临床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我国常见为狂躁型。1.狂躁型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24/12/2910(1)前驱期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伤口部位机器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本期持续1~4日。24/12/2911(2)兴奋期或痉挛期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躁,对水声,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都有,也不一定早期出现。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24/12/2912怕风也是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以引起同样发作。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流涎、体温可达40OC以上,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但病人神志大多清醒。随着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