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集团品牌构建,提倡工匠精神提升集团产品、服务品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之后,2016年3月29日李克强总理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工匠精神成为年度热门词汇,更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这不仅是一个曾经被遗忘词语的命运“转折”,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转折”,彰显出对于工匠精神的时代追求。2016年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工匠》以“大国之路,匠心筑梦”为主题理念,唤醒了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一次全新认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1-才智和精力;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守正创新正是当今我国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品质,一种追求和一种氛围。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国经历了令全世界瞩目的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生产供给。然而,在快速发展并创造充足供应的同时,大部分中国企业却丢掉了对供给质量的重视和保障。如今,中国的社会消费需求侧日趋成熟,一个品质至上的时代即将来临,中国企业需要通过研发与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打造品牌影响力,而这一切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工匠精神是支撑“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精神动力,是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支撑因素。2016年以来,作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全国大力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消化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规划加快推进,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XX集团作为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和全国城建系统百强企业,肩负建立新形势下城市运营和投融资体制的重大责任,承担做大、做强、做优XX市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自成立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着力发挥“投资主体、融资载体、经营实体”作用,通过对所属产业进行深度整合,目前已逐步形成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房建设、土地一级开发、专业地产开发、建筑业、环保产业等六大功能板块。集团资产总额达到83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利润2.1亿元,成为我市国有企业的领头羊。集团提出了“城建品质,成就美好生活”的企业理念,各业务板块根据自身特点,深化品牌构建,提升产品、服务品质,积极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优质服务。在践行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提倡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集团从起步走向成熟的动力源泉。如何在集团内部提倡和弘扬工匠精神,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宣扬企业文化是基业长青的基石,企业要践行工匠精神,首先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将其纳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企业文-3-化,让员工树立“工匠意识”,把工匠精神内化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品质,让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