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失常药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疾病。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drugs)抗躁狂症药(antimanicdrugs)抗抑郁症药(antidepressivedrugs)抗焦虑药(antianxietydrugs)药物分类:第一节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Ⅰ型(幻觉和妄想)和Ⅱ型(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病因:与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有关抗精神病药也称作神经安定药(neurolepticdrugs),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他精神病的躁狂症状也有效。这类药物大多是强效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大多数药物可引起情绪冷漠、精神运动迟缓和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精神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关系:脑多巴胺功能亢进(-)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有效治疗急性精神病抗精神分裂症药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将抗精神分裂症药分为四类:1.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2.硫杂蒽类(thioxanthenes)3.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4.其他这些抗精神病药大多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一、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又名冬眠灵(wintermine),主要阻断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这是其抗精神病作用的主要机制。Chlorpromazine也能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和M胆碱受体,因此其药理作用广泛,也是其长期应用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基础。具有广泛的中枢和外周抑制作用,其作用的药理基础在于阻断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氯丙嗪(-)(-)DA受体和M受体抗精神病作用药理作用及机制(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chlorpromazine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也称神经安定作用(neurolepticeffect)。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chlorpromazine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状态,大剂量连续用药能消除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等症状,减轻思维障碍,使患者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无效,甚至可以使之加剧。动物:自发活动↓,易诱导入睡,易唤醒,大量也不麻醉,能驯服猴子正常人:安静,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理智正常,易入睡神经分裂患者:控制兴奋狂躁,消除幻觉、妄想,减轻思维障碍,恢复理智、安定情绪,自理生活。抗精神病作用机制脑内DA神经通路及其功能人类中枢DA通路可分为4个系统①黑质-纹状体系统是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②中脑-边缘系统;③中脑-皮质系统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主要调控人类的精神活动,前者主要调控情绪反应,后者则主要参与认知、思想、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调控。目前认为I型精神分裂症主要与这两个DA系功能失调(亢进)密切相关。④结节-漏斗系统主要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脑内DA受体及其亚型•D1样受体(D1和D5亚型)•D2样受体(D2、D3、D4亚型)黑质-纹状体系统存在D1样受体(D1和D5亚型)和D2样受体(D2、D3亚型),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存在D2样受体(D2、D3、D4亚型)。•氯丙嗪阻断中脑皮质部及中脑边缘系统的D2样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由于氯丙嗪对上述两个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样受体的亲和力几无差异,故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高。2、镇吐作用•能对抗某些化学物质、放射线及妊娠和尿毒症引起的呕吐,对前庭刺激引起的恶心呕吐几乎无效。机制:小剂量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大剂量阻断呕吐中枢D2受体3、抑制体温调节作用•Chlorpromazine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解热镇痛药不同,chlorpromazine不但降低发热机体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机制:阻断下丘脑D2-R,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二)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抑制下丘脑释放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使催乳素分泌增加,引起乳房肿大及泌乳。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释放减少,引起排卵延迟。还能抑制垂体释放生长激素和促皮质激素。机制:阻断结节-漏斗系统的D2-Rα-R阻断作用α1-R阻断,血管扩张致体位性低血压M-R阻断作用阿托品样作用,引起口干、便秘、心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