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前五位病种病情观察要点位列ICU前五位专科疾病是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COPD有机磷中毒脑梗塞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最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临床表现•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脑梗死的梗死面积以腔隙性梗死最多,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位体征。•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楚,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大面积梗死患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病情观察要点•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是最早反应脑损伤的一项指标,是观察病情进展的重要体征。通过呼唤患者、疼痛刺激、咳嗽、角膜反射等了解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瞳孔的变化:如一侧瞳孔散大,说明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呈针尖样缩小为脑桥出血的特征;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提示病情危重。•生命体征:生命体征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随着梗塞灶的增大,颅内压可相应增高,脉搏、呼吸变慢,血压代偿性增高。血压过低,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可加重脑部病变。•其他方面的观察:观察肢体瘫痪情况;有无抽搐发作;头痛(多为隐痛);呕吐。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临床表现脑出血的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关系。从一发病就出现意识不清,逐渐加重,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常见部位脑出血的表现有:•壳核内囊部出血:出现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盲、失语。•颞叶出血:出血一侧头痛较剧,颈强直,也可出现偏瘫,失语•脑室出血:若出血量大,可引起迅速昏迷,四肢肌张力高,高烧(40℃以上),多汗,消化道出血(吐咖啡色物、排柏油便),死亡率高•桥脑出血:一开始就呈深昏迷。桥脑为生命中枢所在,5毫升以内的出血就引起严重后果。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样”,高烧40℃以上,呼吸衰竭,继而呼吸停止,多在24小时内死亡•小脑出血:以急剧的眩晕,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神志清醒,不久即进入昏迷。小脑出血不出现半身不遂。病情观察要点降低血压是控制出血的关键。24小时是否能将收缩压降至理想水平直接与预后有关。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若压眶反射消失或昏迷加深,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脉搏缓慢并出现去大脑强直或呼吸不规则时,提示出血扩展,要及时处理。及时发现脑疝前驱症状。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障碍加深,血压急剧升高,脉搏变慢或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反射迟钝等,应紧急处理。脑外伤脑外伤指由于外物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的伤,一般可引起严重的后果。脑外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临床表现脑振荡综合症脑振荡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般30分钟内恢复。醒后病人对受伤当时情景和伤前片刻情况不能回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眩晕,易激惹,情绪不稳,缺乏自信,注意涣散,植物神经症状如皮肤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浅慢等。脑外伤所致昏迷脑外伤后会发生久暂不一的昏迷,昏迷至恢复清醒过程,中间可有昏睡,浑浊,谵妄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