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体验化学探究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某些金属外观为银白色,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就“拿磁铁吸一下”这个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2.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可用小刀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点燃后会燃烧,说明该白烟具有可燃性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3.对比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教科书里展示的探究活动未采用对比法的是()A.认识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B.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C.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D.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4.在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5.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A.严谨的科学态度B.科学的实验方案C.合理的步骤方法D.偶然的巧合6.为了探究铝是否具有可燃性,有同学提出可以将打磨过的铝丝放入氧气中尝试点燃.这属于科学探究阶段中的哪一步()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交流讨论7.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K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二、填空题(共4题;共15分)10.为了认识某种现象,探究一个问题,我们常常提出与问题有关的________,设计________,以验证或否定________;在实验中,要细心观察和记录现象,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得出________.11.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________.12.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________(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ABCD13.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加热空的试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假设________(填“不成立”或“成立”)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通过乙同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