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VIP免费

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_第1页
1/2
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_第2页
2/2
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王羲之幼年时曾拜在其门下学习书法。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东晋女书法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其门下,学习书法。她教授王羲之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生课。“点”:高峰坠石卫夫人的《笔阵图》里,她把一个字拆开,拆开以后有一个元素,大概是中国书法里面最基本的元素——点。卫夫人教王羲之写这个“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笔沾墨以后接触纸面所留下的痕迹,顺便还注解了四个字:“高峰坠石”。她要这个学习书法的小孩去感觉悬崖上有块石头坠落,体会那个“点”。《兰亭序》是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许多人都说里面“之”字的“点”,每个都不一样。不知道卫夫人让王羲之练了多久,时间是否长达几个月或是几年,才继续发展到第二课。然而这个关于“点”的基本功,似乎对这位以后的大书法家影响深远。“一”:千里阵云卫夫人的第二课是带领王羲之认识汉字的另一个元素,就是“一”。认识“一”的课,是在广阔的大地上进行的。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外面,一个年幼的孩子,在广阔的平原上站着,凝视地平线,凝视地平线的开阔,凝视辽阔的地平线上排列开的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卫夫人在孩子耳边轻轻说:“千里阵云。”“千里阵云”这四个字不容易懂,总觉得写“一”应该只去看地平线或水平线。其实“千里阵云”是指地平线上云的排列。云低低地在地平线上布置、排列、滚动,向着两边横向延展,这就叫“千里阵云”。云排开阵势时有一种很缓慢的运动,很像毛笔的水分在宣纸上慢慢晕染渗透开来。因此,“千里阵云”是毛笔、水墨与吸水性强的纸绢的关系。只有对沉静的大地上云层的静静流动有了记忆,有了对生命广阔、安静、伸张的领悟,以后书写“一”的时候,也才能有天地对话的向往。这是王羲之的第二课。“竖”:万岁枯藤卫夫人给王羲之上的第三堂书法课是“竖”。卫夫人教王羲之看“万岁枯藤”,在登山时攀缘一枝老藤,一根漫长岁月里长成的生命。孩子借着藤的力量,把身体吊上去,借着藤的力量,悬宕在空中。悬宕空中的身体,可以感觉到一枝藤的强韧——拉扯不开的坚硬顽固的力量。老藤拉不断,很顽强、很坚韧的力量,这个记忆变成了王羲之对书法的领悟。卫夫人通过“万岁枯藤”,使他在漫长的生命路途上有了强韧力量的体会,也有了书法上的境界。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同的。“高峰坠石”理解了重量与速度。“千里阵云”学习了开阔的胸怀。“万岁枯藤”知道了强韧的坚持。卫夫人是书法老师,也是生命的老师。摘自《意林·初中那些事》语文和李娜名人传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