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9-6612(2003)02-0118-03·综述·腹腔镜手术体内留置钛夹对机体的影响张光永1,李波2,综述胡三元1,审校(1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250012;21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摘要】腹腔镜术中管道结扎主要依靠钛夹夹闭,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广泛应用,钛夹留置体内的患者越来越多,钛夹引起的并发症已有大量的病例报道。钛夹留置体内有无松动、脱落、移位,周围的病理学改变如何等已成为术者及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钛夹引起的临床并发症国内外均有报道。现就钛夹对机体的影响作一综述。【关键词】腹腔镜,外科手术;钛夹;并发症;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65714+1文献标识码:A1钛夹在临床应用中所引起的并发症这类并发症多因手术操作不当,钛夹夹闭了重要管道或钛夹脱落、移位所引起,临床表现不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1胆漏和出血这是腹腔镜手术中钛夹引起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因钛夹夹闭不全、不牢,安放钛夹不当,反复牵拉、推动局部组织使钛夹松动,脱落;离断胆囊管或血管过于靠近残端,残端自动退缩致钛夹脱落;电凝过于靠近甚至接触钛夹,使胆囊管残端或血管热损伤坏死使钛夹脱落等。Yao等1报道1例因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术后第1d出现胆漏,经探查发现夹闭的钛夹脱落并移位于十二指肠上段的前壁。冷金花2对1769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切除术后2h内出现腹腔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行开腹探查术发现子宫动脉断端钛夹脱落,可能是由于离断血管过于靠近残端,残端自动退缩致钛夹脱落引起。巴明臣等3报道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1例行LC术后第7d出现腹痛、腹胀、腹肌紧张,经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腹腔内积存胆汁约1500ml,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残端长013cm,断端部分坏死,分析其原因是手术操作时游离胆囊管较短,电凝切断时电凝钩稍靠近近端钛夹,其钛夹脱落原因可能是热传导胆囊管残端部分凝固坏死;另1例女性患者因胆囊息肉行LC,切断胆囊管,游离胆囊动脉时将其撕脱致出血,反复吸引牵拉后寻及出血点,成功止血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第3d腹痛加剧,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行剖腹探查术,见腹腔内积存胆汁约2000ml,夹闭胆囊动脉钛夹尚在,胆囊管钛夹未寻及,推测其原因是在止血过程中将钛夹挤脱或碰落,被吸引器吸出或残存于腹腔内。112梗阻性黄疸多系术者操作经验不足,止血操作不当,胆囊病变因素及解剖不清、解剖变异,术中盲目施钛夹所致;此外,钛夹游走进入胆总管也可引起黄疸。萧荫祺等4报道1例LC术中把右肝管误认为胆囊管而用钛夹夹闭引起黄疸。钱光相,吴孟超等5报道LC胆管损伤12例中,1例42岁女性患者因胆囊萎缩行LC术,术中操作困难,术后出现黄疸及胆汁性腹膜炎,ERCP见肝门胆管区有9枚钛夹,因钛夹夹闭肝总管导致肝门胆管狭窄,肝内胆管扩张,并指出钛夹夹闭后应剪断胆囊管,而不应用电灼烧断,以避免接触胆囊管钛夹导电,导致胆囊管残端坏死穿孔,或胆囊管残端导电引起胆总管狭窄。1993年Arnaud6曾诊治1例行LC的患者,术后出现黄疸,经检查发现1枚钛夹移位于胆总管内引起阻塞性黄疸,行EST取出钛夹后,患者黄疸消失治愈出院。章勇、陈润浩7报道1例LC术后16个月发生腹痛、黄疸的患者,探查时发现胆总管有约1cm的狭窄段,其上方胆总管内充满白色脓液,内有2枚钛夹,推测可能是由于胆囊管夹闭不全致少量胆漏形成胆道周围炎症使钛夹脱落后进入胆总管引起的。为避免这类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医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不可操之过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待积累到一定经验后逐步放宽手术指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其次,解剖应熟练,正确显露和确认Calot三角8,施钛夹时防止胆管成角造成误伤。施夹后钛夹两断端应稍超出需夹闭的组织,以免钛夹夹闭不全,产生脱落、移位及游走等意外。113形成结石可能是钛夹夹闭管腔时,夹闭不全或位置不当,钛夹经夹闭的管腔残端游走进入管腔内并长期存留,继发炎症长期刺激,结石成分沉积形成以钛夹为中心的结石,从而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Tsumura等9报道了1例57岁男性LC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接受了1个月的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5年后患者出现呕吐,肋部疼痛,伴有黄疸和肝功减退,经CT及ERCP检查发现了以钛夹为中心的3枚胆总管结石。1999年Ng10也报道了1例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