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机件常用表达方法在工程实际中,为了清楚表达内外结构复杂的机件,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规定了绘制物体技术图样的基本方法,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及简化画法等。掌握这些表达方法是正确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前提。灵活运用这些表达方法清楚、简洁地表达机件是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原则。§6-1视图视图(GB/T17451—1998、GB/T4458.1—2002)主要用于表达机件外部结构形状。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四种。视图一般只画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用细虚线表达不可见部分。一、基本视图为了分别表达物体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结构形状,国家标准中规定:用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作为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将物体置于六面体中间,分别向各投影面投射,得到六个基本视图:主视图——由物体的前方向后投射得到的视图;俯视图——由物体的上方向下投射得到的视图;左视图——由物体的左方向右投射得到的视图;右视图——由物体的右方向左投射得到的视图;仰视图——由物体的下方向上投射得到的视图;后视图——由物体的后方向前投射得到的视图。图6-1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及展开为了在同一平面上表示物体,必须将六个投影面展开到一个平面。展开时规定正立投影面不动,其余各投影面按图6-1所示,展开到正立投影面所在的平面上。投影面展开后,六面基本视图的位置如图6-2所示,一旦物体的主视图被确定后,其他基本视图与主视图的位置关系也随之确定,此时,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图6-2基本视图的配置六个基本视图在度量上,满足“三等”对应关系:主、俯、仰视图“长对正”;主、左、右、后视图“高平齐”;俯、左、仰、右视图“宽相等”。这是读图、画图的依据和出发点。在反应空间方位上,俯、左、仰、右视图中靠近主视图的一侧,是物体的后方,远离主视图的一侧,是物体的前方。二、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向视图必须标注。标注方法是: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X”(“X”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字母(图6-3)。采用向视图的目的是便于利用图纸空间。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移位(不旋转)配置的基本视图。向视图的投射方向应与基本视图的投射方向一一对应。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应尽可能配置在主视图或左、右视图上,以便所获视图与基本视图一致。图6-3向视图三、局部视图局部视图是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当物体在平行于某基本投影面的方向上仅有某局部形状需要表达,而又没有必要画出其完整的基本视图时,可采用局部视图以局部地表达机件的外形。如图6-4中的A向和B向视图,他们分别表达了左右两个凸台的形状。图6-4局部视图(一)1.局部视图的配置及标注按以下三种形式配置,并进行必要的标注。(1)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当与相应的另一视图之间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则不必标注。如图6-4中的A向视图。(2)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和标注。如图6-4中的B向局部视图。(3)按第三角画法(第三角画法请参照§6-6)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示的局部结构的附近,并用细点画线将两者相连,无中心线的图形也可用细实线联系两图,此时,无需另行标注(图6-5)。图6-5局部视图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图图6-6对称机件的局部视图2.局部视图的画法局部视图是从完整的图形中分离出来的,这就必须与相邻的其他部分假想地断裂,其断裂边界一般用波浪线(图6-4的A向局部视图)或双折线(图6-5)绘制。当局部视图的外轮廓封闭时,则不必画出其断裂边界线。如图6-4中的B向局部视图。注意:波浪线表示物体断裂边界的投影,空洞处和超出机件处不应存在,如图6-4c所示。图6-6分别给出了仅上下对称和上下、左右均为对称的两种机件的表示法,这种将对称机件的视图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的画法也是符合局部视图的定义的,此时,可将其视为是以细点画线作为断裂边界的局部视图的特殊画法。采用这种画法的目的是节省时间和图幅,作图时应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四、斜视图斜视图是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图形。当物体具有倾斜结构,其倾斜表面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