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1.货币的定义:人们普遍接受,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支付手段的物品。2.货币的职能:交易媒介,极大提高交易的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价值尺度,即货币用作比较价值的工具,或者说货币对商品和另一种货币的标价;支付手段,由商品赊销引起的,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在进行单方面转移,因此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实行支付手段的作用,在赋税、地租、借贷等方面发挥作用;价值贮藏,存储未来的购买力,当需要时即可用来支付和购买。3.货币制度:一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4.货币制度的种类: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得而货币制度。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复本位制:指同时规定金和银为本位币的货币。在符合本位制下,金和银可以自由买卖、自由熔铸、、与熔化、自由输入输出,它是一种具有内在不稳定性的货币制度。纸本位币:又称信用本位制,纯粹以国家强制力及其信用为后盾,人们在观念上普遍接受,并以其作为交易的媒介和符号。5.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还是以货币的流动性为标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其他存款M0、M1流动性好,称为货币;M2流动性不好,称为准货币。第二章金融系统1.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是指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就是货币借贷、融通资金、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的活动的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2.金融体系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可以节省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费用、交易费用。金融机构是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通过有组织的金融体系,可有效的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时间上的转换:将短期资金聚集起来转化为长期投资,实现资源跨期配置;空间上的转换:调节地区之间的资本余缺。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通过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流动性,同时又保持了物质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其二级市场提高了资产持有者的流动性。风险分摊:银行机构体系分散了存款者的风险;基金管理公司分散力基金持有者的风险;股票市场分散了股票持有者的风险;保险公司分散了不可预测的风险。清算支付:金融机构可为市场交易者提供清算支付功能,从而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纸币代替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监督与激励:提供监督与激励机制。3.金融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基本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指一方拥有的信息比另一方多。比如说旧车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最后的结果是旧车市场上只有次品车没有好车。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者往往难对借款者的状况、风险程度进行很好的分辨,只能对所有借款者收取相同的利率,最后,真真愿意来借款的往往是那些高风险的借款者了,哪些低风险的借款者反而被挤出来信贷市场。逆向选择:诸如此类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次品车”问题。事前的。道德风险:指资金短缺者活的投资者的资金后,从事一些投资者所不希望的活动。事后的。4.信息不对称的解决办法(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是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关键)a)信息的私人生产与销售设立私人公司,专门负责收集和生产企业的相关信息,将好公司与坏公司区分开来。然后将这些信息卖给投资者。b)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成为生产借款者的专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分别信贷风险的高低。比如银行在长期的贷款活动中,可以积累起对公司信息生产和加工的专长。c)贷款承诺金融机构事先与企业签订合同,规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只要合约规定的条件没有发生变化,银行就要向企业给予信贷支持。d)抵押和净值抵押品弱化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利后果,因为它使借款者在违约的情况下减少损失但抵押的有效性依赖于抵押品二级市场的发达程度。净值发挥着与抵押品相似的作用。e)合约的正向激励是指交易双方在签署金融合约时,信息劣势方约定,若在一定期限内,信息优势者没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