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畜牧兽医20lO年第31卷鸡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防治檀学进曲明祥(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266100)中图分类号:S858.3l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l007.1733(2010)01.0020.02临床上鸡的呼吸道传染病较复杂,特别是临床症状大同小异,很容易造成误诊,给养鸡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对鸡的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防治浅谈如下。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1病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主要寄存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液中,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脂类溶剂、热和各种消毒剂均敏感。1.2流行特点该病主要侵害鸡,无品种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成年鸡发病率较高。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和眼黏膜传染。1.3临床症状病鸡表现呼吸困难,严重病例呼吸时抬头伸颈,发出响亮的喘鸣声,咳嗽或甩头,甩出带血粘液。检查口腔时可见喉裂处有干酪性栓塞。产蛋鸡群发病后出现产蛋下降。1.4病变特征主要病理变化在喉头和气管。喉头出血,喉裂处有干酪物栓子堵塞,气管上三分之一气管环严重充血、出血。气管内有血样渗出物,有时有伪膜,伪膜易剥离。产蛋鸡可见卵泡充血,变性。1.5防治在发生过该病的疫区,蛋鸡和种鸡应在40日龄和80日龄用中等毒力的疫苗进行2次免疫,一般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力;在发病初期作出诊断,可对尚未感染的健康鸡进行紧急接种,使其在感染前产生充分保护力,可缩短病程甚至可终止发病。发病时可适当投放抗菌素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加强消毒能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2.1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的一个代表种,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呼吸道和肺中,对乙醚、温热及一般消毒剂敏感。2.2流行特点该病只感染鸡,不同品种和不同品系的鸡的易感性有所不同。该病经空气传播,鸡群一旦感染20传播十分迅速,易感鸡和感染鸡同居后通常在48h内即产生临诊症状。感染后鸡带毒时间很长,有时感染后14周还可以分离到病毒。2.3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病鸡突然发生呼吸道症状,表现呼吸困难,有哕音,流鼻液。10日龄“周龄的鸡表现较明显,产蛋鸡群发病后出现产蛋率下降,产畸形蛋、软蛋、沙皮蛋,蛋清稀薄,蛋清与蛋黄分离。产蛋鸡在雏鸡阶段感染了该病,会导致输卵管萎缩,成鸡阶段会出现假母鸡现象。肉鸡感染肾型传支,有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后,主要表现排水样稀粪。2.4病变特征鼻、气管中下部有出血性炎症,气管、支气管发生浆液性卡他性炎症,肺水肿,气囊炎。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变形,腹中有液状卵黄。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还伴有肾脏肿大现象,尿酸盐沉积。2.5防治疫苗免疫是最好的防治措施。根据本地本场的实际情况安排好本病的免疫程序,传支血清犁很多,交叉保护力差,选择疫苗要根据当地流行病学选择适当的疫苗或使用多价疫苗,除常规H120和H52苗免疫外,还应防肾型传支如w93和变异传支如49l疫苗。此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可加强管理和对症治疗,加适量抗生素防止细菌合并感染和继发感染,肾型可适当添加电解质和利肾的药物,以减少肾肿所造成的损失。3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3.1病原鸡副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本菌兼性厌氧,分A、B、C3种血清型。该菌的抵抗力较弱,对新诺明类的磺胺药敏感。3.2流行特点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传播。该病多发生于秋冬和早春寒冷季节,育成鸡和产蛋鸡易感染,呈急性经过,无继发感染时死亡率不高。气温突然改变、鸡舍过分拥挤以及通风不良等都是造成本病流行的诱发因素。病愈康复鸡在相当长的时『日J内带菌并成为鸡群的主要传染来源。3.3临床症状潜伏期短是鼻炎的一个特征,自然感染为l~3d。病鸡表现打喷嚏,流鼻液,颜面浮肿,眼睑和万方数据2010年第l期(总第156期)疾病防治肉髯水肿,眼结膜充血发炎。产蛋鸡表现产蛋率急剧下降。并且恢复较慢。3.4病理特征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