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高菁遥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的特点。术后有明显的肺功能损害、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加上气管插管的侵入,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这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有效护理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心理方面★评估病人及家属对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的认识程度★详细讲解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意义和方法,增加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患者自理能力。1、绝对戒烟(至少2周)吸烟的危害:■香烟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4~20倍。■吸烟刺激气管、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逐渐鳞化,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吸烟还可以增加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后者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术前护理2、呼吸功能锻炼目的: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术后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部感染。方法:★爬楼梯训练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能够消耗体内脂肪,增加心肺功能,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及应激能力。运动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准,强度由小到大,要求能达到连续上下三层楼楼梯。★深呼吸运动指导病人学会缩唇腹式呼吸:深吸气后憋气2s,然后缩唇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作用:提高通气量,减少氧耗量,从而改善呼吸困难,提高活动的耐力。要求:连续做10次,休息一下再重复,每日3次。★咳嗽、咳痰训练向患者讲清咳痰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痰方法:(1)深吸一口气,屏气片刻后爆发性的咳嗽。(2)分2次将痰咳出: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一下将痰咳至咽喉,再迅速将痰咳出。★吹气球方法取坐位或立位。先深吸一口气,含住气球尽力将肺内气体吹入,直到吹不出气为止。要求每次不低于5个,每日三次。能有效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监测指标主要包括肺活量、血氧饱和度等,综合判断肺功能是否耐受手术。对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前准备要充分。通过术前抗炎,间断低流量吸氧等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提高各项监测指标,为手术创造条件。3、术前肺功能的监测术后护理体位:(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2)术后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应采取半卧位,以利于肺部气体交换。呼吸道的护理1、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对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咳痰无力患者必要时吸痰,遵守无菌原则。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保持管道通畅,严格把握脱机指征;拔管时应先清除口腔及气管内的痰液,然后松开气管插管的气囊,防止拔除气管插管时痰液落入肺内,或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2、湿化呼吸道采用湿化剂加温法,定时给湿化剂加温水,使水温保持在50℃~60℃,吸入气体温度在32℃左右。通过吸入温化与湿化的氧气,可以使呼吸道黏膜温化湿润,痰液稀释,便于咳出,同时还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及氧分压,提高氧疗效果。3、雾化多采用氧气雾化。持续雾化溶液配制:灭菌水500ml+10支α-糜蛋白酶+10支地塞米松+2g浓氯化钠。常用雾化药:如沐舒坦、爱全乐。取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因可导致耐药菌的产生。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1)每次雾化时间不应超过20min,若盲目用量过大或次数过多,有引起肺水肿或水中毒的可能。(2)有增加呼吸道阻力的可能。当雾化吸入完后,呼吸困难可能会加重,可能是由于气道分泌物液化膨胀阻塞加重的原因。(3)预防呼吸道再感染,做完雾化之后应对雾化器、室内空气和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提倡一人一用物。(4)做完雾化后应用干毛巾抹干口鼻周围残留下的雾化液滴。4、胸背叩击在湿化气道的同时,辅助叩击胸背可有利于痰液排出。患者取半坐卧位,护士手扶患者,另一手掌指关节微屈成握杯状,利用腕力轻柔地迅速从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拍打腋下、前胸背部,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叩击可在患者呼气时进行,使松动的分泌物利用气流的冲击将痰排出,每次呼气叩击3次~5次,持续时间5min~15min叩背时要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现呼吸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5、深呼吸、有效咳嗽对于神志清醒、尚能配合咳嗽的病人,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指导病人先行5次~6次深呼吸,使肺泡最大限度膨胀,如此进行5次~6次后于吸气末保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