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有什么区别?原创李日白日白匠2018-07-23很明显,我是目标导向的人。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问,做这件事,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围绕着目的一一也就是问题一一就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方案探索。搞半天不知道为什么而搞,就没搞头。我是赞同目标导向的。但我从来都不以结果为导向。结果导向和目标导向有什么区别?结果导向在意的是我得到了什么,或者说我失去了什么。目标导向是说我想要什么,想去哪里。我想要,我想去,所以去做,我在意的是设想中的目标和现实中的实践过程。我不在意实践的结果。其一,结果不是人能控制的;其二,结果无非成败,得了也惊,失了也惊,太短暂了。有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耕耘是因,收获是果。盯着耕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已经盯着结果了。因为结果从耕耘中来。但是耕耘未必就能推导出理想的结果,毕竟人算不如天算。目标导向让我们知道我们要去哪里,要做什么。结果导向让我们知道我们是否到达了,做得怎么样。没到就继续走呗,没做好就继续做呗。盯着结果,挺让人毛躁的。不如盯着目标舒心。原创】从“结果导向”到“目标导向”!2017-07-0411:59在管理咨询过程中,客户谈及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时,常常会提及"结果导向”这个?词。“结果导向就是只管结果,不管过程,一切凭业绩说话。”斯时,他们往往一脸严肃。到底什么是“结果导向”?什么样的组织适合“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结果”相对应的是“过程”,“结果导向”相对应的自然是“过程导向”,顾名思义,它强调的是一切站在结果的角度考虑问题,结果是实施一系列行动之后产生的影响,它是客观事实,既可能是达到预期的,也可能是超出预期或甚至与预期相差甚远的。在"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中,往往会把过程作为结果的一部分,或者将过程忽略不计,总之,结果出现后,过程将不再有意义,一切考核、评价都将只关注结果本身。无疑,这是一种具有具有强权色彩的管理方式。“结果导向”的管理案例,最经典的莫过于令人谈之色变的美国西点军校了。相传西点军校的学员遇到长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标准回答:“Yessir(报告长官,是”),“NoSir(报告长官,不是”),“Idon'tknow,sir(报告长官,我不知道”),“Noexcuse,Sir(报告长官,没有借口”)。西点军校训练的是军人钢铁般的意志,战场是残酷的,军人在战场上的结果非生即死,强调结果的方式对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基于这种简单纯粹的特性,一些企业便尝试将这种模式移植到企业管理之中,但所起到的效果与初衷往往相距甚远。在对一些客户企业的深度沟通中,笔者了解到,"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弊端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从管理风格与氛围来看,长期强调“结果导向”,容易造成简单粗放的管理风格与沉闷压抑的环境氛围,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其次,从权责匹配性来看,单纯强调“结果导向”,会导致责任和压力前移,使得责任承担者(包括承担直接责任的执行者和承担间接责任的管理者)压力过大,最终会让责任和权力在实际操作中发生背离,一种典型的现象就是"多干事的责任大,少干事的责任小,不干事的没责任”;再次,从实际效果来看,过于强调“以结果为导向”,容易让员工产生一种保守心理,以顺利完成任务为心理底线,不追求精细和创新,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特征较为明显,"结果导向”往往就会演变成"任务导向”;此外,从文化影响来看,过于粗暴简单的“结果导向”,显得缺乏亲和力和人文关怀,容易导致人心松散、凝聚力差、认同度低,员工敬业程度不高。其实,以追求最终结果为目的的“结果导向”,其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一说为“成果管理”)。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先有目标才能确定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